发现数字功放的另一个好处。。
数字功放除了声音比模拟的清澈以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两个声道的频率特性一致性非常高。听一段小提琴独奏,用几部模拟功放,演奏者的位置都有点左右飘动,而换数字功放,就完全不动的定在那里。想了一下可能是模拟功放两个通道的频率特性不完全一样造成的。。 本帖最后由 longshort 于 2017-1-13 13:26 编辑数字录音与数字功放完全是两个领域内的问题,不可混为一谈。对于音响领域,它们的区别是巨大的。
数字录音记录声音的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落差巨大的幅度范围,二是听觉能够听到和感受到的所有频率范围。就幅度来说,16位编码可以达到96dB的幅度记录范围,20位和24位则分别达到120dB和144dB的幅度记录范围。对于频率而言,能否完整记录基频的高次谐波的数量,是声音信号保真程度的关键,当前商用设备能够达到的每秒192千次抽样,可以保证对最高21.3KHz基频的4次谐波进行完整的取样,对于细节表现敏感的(8~10)KHz频率,其9次谐波可以完整地获得。因而现代数字录音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对于人耳接受范围的声音表现还算可圈可点。
对于数字功放也有着这两个基本要求,即尽可能大的幅度动态范围和尽可能宽的频率表现。数字功放的末端采用的是开关式放大原理,通过接通宽度在时间上的控制而达到不同的通-断比例,从而在输出滤波器上重现出原信号的幅度值,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脉冲宽度的功率放大器。从这种放大器的特点可以看到,最大的幅度动态范围是接通时的最大宽度与最窄宽度之比。
假定现代最好的功率开关管其饱和开通和关断时间都是10ns的水平,若要求90%的功耗效率,那么一个周期中的开通时间长度是100ns,此时如果表示的是最低的电平,那么对于16位的动态范围,最大电平的开通时间当在6.5535ms,这相当于功率开关管需要152.6Hz的斩波频率。
假如要求功放有20KHz的最高重放频率,那么斩波频率不能小于三次谐波的两倍,即120KHz,这时候的周期宽度为83.3us。于是,若要求具有16位的动态范围,则最短脉宽当为0.127ns,这显然超出了饱和高速开关管能够达到的指标,需要在电路中采用抗饱和措施。而一旦使用了抗饱和技术,电路的功耗效率就会下降,电源电压用得越低,下降越明显。而且在高速电路中,为了对抗分布电容和存储电容的影响,驱动功率级所需要的电流非常之大,这也直接降低了功耗指标。再者,对于在非饱和状态下工作的开关管,0.127ns也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指标,这相当于开关管具有3.9GHz的截止频率,这大概要去找砷化镓功率元件了,但是有没有这样的元件另当别论。
所以,D类放大器的设计只能退而求其次,选取对人耳感受影响巨大的(8~10)KHz频段的三次谐波的两倍以上,作为功放驱动的斩波频率。这样,斩波频率设为60KHz左右,而最窄脉宽设为5ns,则最大最小之比为12位的动态范围,可以做到70dB,看起来这也说得过去了。而16KHz以上的音频,能直接听到的人还是不多的,能在单位时间内对其取样多少次,那就基本忽略啦。
所以从重放的角度讲,D类放大器能够达到的最好指标,对于模拟放大器那简直是小菜一碟。用数字录音记录声音,而用模拟功放重放声音,这是最好的搭配。
:lol能听出摆动才是真正的立体声呢。
数字功放效率高耗电省,也能有效抑制手机干扰,缺点是输出电感对音质影响极大,另一个致命缺点是立体感不强,整个声场像一个平面,没有前后远近感,用来发烧还是差点,用作电脑有源音箱适合 你没看过很多表演都是拿着乐器一边走一边摇头摆脑的跳吗? 简介:
数字功放的基本电路是早已存在的D类放大器(国内称丁类放大器)。以前,由于价格和技术上的原因,这种放大电路只是在实验室或高价位的测试仪器中应用。这几年的技术发展使数字功放的元件集成到一两块芯片中,价格也在不断下降。理论证明,D类放大器的效率可达到100%。然而,迄今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开关元件,难免会产生一部分功率损耗,如果使用的器件不良,损耗就会更大些。但是不管怎样,它的放大效率还是达到90%以上。
特点:
此外,数字功放具有失真小、噪音低、动态范围大等特点,在音质的透明度、解析力,背景的宁静、低频的震撼力度方面是传统功放不可比拟的。
之前一直没有关注这个数字功放,看到这个标题,今天才查的,原来有这么多优点! 旧爱仍是最美 发表于 2015-10-18 1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没看过很多表演都是拿着乐器一边走一边摇头摆脑的跳吗?
观察能力强!:lol 楼主讲得很对。 体积小效率高也是优点 很想弄个玩玩 价格偏高 有利有弊难以推广。 海洋DZ 发表于 2015-10-18 1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简介:
数字功放的基本电路是早已存在的D类放大器(国内称丁类放大器)。以前,由于价格和技术上的原因,这种 ...
给大妈跳舞伴音还是不错的,只是声音难登大雅之堂。 不是金耳朵的话,数字功放还是很好的选择,小个头大能量 数字功放比STK厚膜明显好。。 听过甲类的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呵呵。 央视音乐频道播出很多号称演奏家的独奏时还不都是在那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