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子管
发表于 2015-5-22 23:25:02
未成之佛 发表于 2015-5-22 2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电路不错,做完直流单灯机的可以升级到这个
就是个带再生的2外差机,不带中放的,可以试验一下,估计灵敏度也不会高多少,变频增益实在是有限啊。
gzhwb
发表于 2015-5-23 00:55:36
这书我二十年前读中学时曾拥有,后来丢失了。记得书里有个女孩玩收音机,还有低乙电机。。。请楼主快点扫描出来,谢谢!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5-5-23 04:07:55
程权的学生 发表于 2015-5-22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许毓嘉老先生现在还在世,是中国老一辈业余无线电家,电台呼号BA4cH。
我为此事更正一下;
沉痛悼念老业余家许毓嘉 BA4CH/C1CH
惊闻老前辈BA4CH许毓嘉仙逝,噩耗传来,不胜悲痛。7月5日我和BA4AA徐儒还一起去医院看望病中的许老,他虽然吸着氧气,但依旧目光炯炯,思维清晰,还说会尽快出院,不料刚过一周,传来的却是他老人家驾鹤西去这个令人难以接受消息,那次见面竟成为永别!
许老是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无线电运动协会的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终身会员,是中国最早且最活跃的老HAM之一,他从小学即迷上科学技术,对实验室里的电话机、电铃、蒸汽机等试验设备,爱不释手,一上初中就开始装矿石机,以后又成功地装了单管机,多管机,到大学二年级就装起了自己的业余电台。还和几位志趣相同、有共同爱好的同学组成了“集流实验室”,各自以真空管的电极命名自己呼号,许老取电子管的阴极CH为呼号后缀,一直沿用至今,自从有了业余电台,许老就一直活跃于业余天空,成为当时沪上的著名HAM,在当时一些主要无线电刊物上,留下了不少许老的笔迹,1948年作为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CARL的会员,带着电台为国民政府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的京沪接力长跑提供服务,平时他也经常参加CARL组织的无线电讲座活动,向社会宣讲、普及无线电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为推动、发展我国的业余无线电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是上海市无线电运动协会业余电台BY4AA最早的辅导老师之一,是我国最早全部由真正的业余爱好者组成而且全部是老人的集体电台BY4AOM的核心成员,1992年个人业余电台恢复开放以后,他又成为新一代HAM的良师益友、是两岸四地14180中文网络几乎每天必到的主要成员,随着我国业余电台的迅速增长,他以80多岁的高龄亲自收集资料,主持编辑出来中国的第一本“《CALL BOOK》”,被广大HAM亲切地称为业余电台的“许老通讯录”,他老人家还长年为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充当着QSL卡片的义务管理员直至年近90高龄,许老办事一贯认真、细致,他保存了从抗战胜利至今的全部电台日记(log)和QSL卡片,对每次QSO和每张QSL卡片的收发都有详细的记录。
许老对我个人更一直是帮助、信任有加,因为撰写我国业余无线电的发展历史,要访问众多老业余家,而每次造访许老,他都热心接待,详细讲述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将他珍藏多年的珍贵资料悉数出示,并一再表示,这些资料如果需要,可以随时取走,他每每想起或又找到什么新的史实,都会及时告诉我前往会晤交谈或索取,就在今年6月11日还约我去他家,告诉我当年美国波音业余无线电代表团访华及他们所赠两套收发信设备的一些细节,并说等他将保存的文字资料找到到后,即可连同最近上海无线电科普教育基地接受这套设备的收据一并交给我,让我交到适当的部门,没有想到他的这个愿望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匆匆的离我们而去,他所讲述的自己70余年无线电身涯和亲身经历的我国业余无线电发展历程,使我知道了不少中国业余无线电发展过程中的情节和故事,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许老的崇敬和了解。
许老走了,走得是如此匆忙,但他那积极向上的热情、精益求精和严谨认真的作风,无私奉献和诲人不倦的品质,为中国业余无线电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许老永远活在中国HAM的心中。
许老一路走好,请许师母及家人节哀顺便!
晚辈 童效勇
73!
DE BA1AA/TONG
2549608436
发表于 2015-5-23 08:01:21
不知道啊
发表于 2015-5-23 08:55:22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5-5-23 0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为此事更正一下;
沉痛悼念老业余家许毓 ...
读完此文使我对众多的老一辈无线电爱好者更是崇敬有加!
lsfcc
发表于 2015-5-23 09:59:05
本帖最后由 lsfcc 于 2015-5-23 10:02 编辑
2549608436 发表于 2015-5-23 08: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中国业余无线电的先辈们都成了仙辈,
我们的业余无线电在适当部门的管辖下,
仍旧停留在用矿石机扑捉50 ...
先生火星了,现在我国的业余无线电水平基本和国际同步,从原始的mos短波通联到数字电传,FM,慢扫描电视,计算机控制数字传输各种模式,从视距传输的甚高频,超高频到微波,更发展到太空,发射了业余无线电卫星《希望一号》XW-1,每天可以通过十几个卫星通联,经常联络太空站的外国爱好者,并通过月面反射与一万多公里外的国际爱好者联络。全国各地有近十万国家认可的电台操作员。
2549608436
发表于 2015-5-23 10:08:14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5-5-23 10:19:28
本帖最后由 shiuyipyuen 于 2015-5-23 10:20 编辑
不知道啊 发表于 2015-5-23 0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完此文使我对众多的老一辈无线电爱好者更是崇敬有加!
这里第十帖有照片,但我未能确定是那位;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635830-1-1.html
csw1
发表于 2015-5-23 10:59:34
许毓嘉(1921.5.14---2014.7.12) 享年93岁。中国业余无线电界的泰斗,中国HAM的良师益友。
lsfcc
发表于 2015-5-23 11:29:47
2549608436 发表于 2015-5-23 1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业余的吗?
拿专业或者转业的运动员充当中学生大学生小学生去参加残奥业余学生运动会。
并不代表普遍的 ...
十万人的活动小众吗?请注意路面跑的汽车许多有VU段天线的,甚至短波天线。每个地级市都有几十,上百,甚至上千的成员。我们自己楼顶都有自己各种天线。同好们有的热衷于通联与世界各地的朋友比赛,有的喜欢制作改进设备。我的呼号是BG5JU,政府颁发,国际电联认可。:victory: 我们也用自己的知识参与社会。在南海的黄岩岛,在汶川的救援现场。
lsfcc
发表于 2015-5-23 11:39:04
国家文革后开放业余无线电活动,1992年起个人可以设立无线电台,现在只要拥有一定的无线电知识,通过考试,取得无线电管理局颁发的操作证,就可以设立自己的电台了。各省每年都会开设考场。发达地区视人数还会增加考试地点和次数。
2549608436
发表于 2015-5-23 12:28:10
csw1
发表于 2015-5-23 12:43:52
本帖最后由 csw1 于 2015-5-23 12:59 编辑
木子 发表于 2015-5-22 19:59
楼主上传的资料是40年代末出版的,其实类似的电路早在 ...
是1950年出的第1版。
程权的学生
发表于 2015-5-23 20:41:15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5-5-23 0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为此事更正一下;
沉痛悼念老业余家许毓 ...
谢谢童老告知,因拆迁搬入高层,无法架设天线(架设鱼竿天线效果不好)而停止发射,与协会失去联系,遗憾终身。BD3AT何苏华 73
直流电子管
发表于 2015-5-23 23:13:34
我有这本书的电子版,在咱们论坛的晶体管区是可以找到下载链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