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错,面宽36cm的吗
对的,因为它小于标准尺寸,才称它迷你!:lol 行似水 发表于 2015-3-21 14: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10光头?现在貌似买不到好用的了,都是山货,恭喜楼主修好机器
150的光头,山货光头对音质会有点影响的! 巴比特罗尼 发表于 2015-3-20 05: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为是随身CD机。
通常把小于标准尺寸的机器成为迷你机!:lol 古老级的,,,,收藏也不错 手艺很不错啊~! 恭喜楼主修复了机器.但对CD机的读盘原理与故障的关联认识不够全面,故分析判断时思路有些穿越,光头弹性支架处理的过早且有些不当(图片中的加补料),当补焊了PD后虽能勉强读盘时,由于光头弹性支架处理不当造成光头悬浮特性恶化而影响聚焦和寻迹性能,虽重调了相关伺服电参数后能正常读片,但光头的聚焦和伺服驱动负担加大(驱动电流增大,流过线圈的电流也大了),后果就是线圈易损(虽少见但DVD中是有遇见的,驱块过热耗电增大).根据本故障如先不处理光头弹性支架,先补焊就可能啥也别调整本机就OK了. 本帖最后由 我的矿石 于 2015-3-23 18:42 编辑
EOKOK 发表于 2015-3-23 15: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恭喜楼主修复了机器.但对CD机的读盘原理与故障的关联认识不够全面,故分析判断时思路有些穿越,光头弹性支架处 ...
谢谢跟帖交流!:handshake 根据我后来分析,碟托低于标准位置(不知道原机设计有缺陷还是后来人为造成的,碟托与支架垂直水平距离185mm都不到),造成光头聚焦不在最佳范围,导致弹性支架疲劳,水平摆放光头已经没有下沉空间(已经到底),正常情况下擦拭光头时会感觉到光头有上下起伏有弹性,这个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之所以光敏传感器信号不通畅,也许是之前的维修人员在拆卸过程中造成的,光头最初的故障表现应该是下陷,而根源就是长期聚焦不良造成的,主板可调电阻已经被调乱了,并不是我刻意加大聚焦、循迹增益以及误差平衡来达到机器能正常工作,机器能正常工作,但也不能忽略之前的各项工作(清理透镜、光腔,调节碟托位置,以及修复弹性支架位置),我想,如果弄掉沾补的硅胶,机器估计要竖起了才能读碟吧,一般机器出现不读碟,把机器竖起了能读,那应该光头下沉的可能性极大,本人很长时间没接触碟机了,不懂之处还得请教坛友们,希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到时候还望你多多指教!:) 空机时,开机光头有聚焦动作,这时主轴是不会转的,但基本可确定聚焦伺服工作基本正常,推入光盘后只要主轴能有顺时针旋转动作(不能有倒转),即使读不出目录而显示无碟,说聚焦已OK了,不读碟就与聚焦无关。原理告诉我们聚焦不成功主转是不工作的(不转),就像无盘开机一样聚焦不成功(1、是无碟2,有碟无法聚焦),所以本机聚焦沒问题。
标题
本帖最后由 EOKOK 于 2015-3-23 19:50 编辑你点胶位置所产生的效果像似束缚住镜头了,应点胶少许在支架黄色长方块口的悬梁弹性部位。该型光头下沉是常有的,一般不必处理,因为在聚焦驱动时有能力使其上举的,因为镜头自重没变(等效空悬)。必过聚焦伺服保持驱动时会多产生一个起始恒值而已,但这个值肯定小于你束缚措施(大大增加了负荷力)而上升的驱动电流,且同时还影响循迹精度和加大负荷。 EOKOK 发表于 2015-3-23 19: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点胶位置所产生的效果像似束缚住镜头了,应点胶少许在支架黄色长方块口的悬梁弹性部位。该型光头下沉是常有 ...
点胶的位置是在中心点位置,当时没想得周全,忘了拍图片,用小针顶住长方形开口处往里稍微使一点点力,光头就会抬升起来,应该不会影响光头上下运动的! 爱好激发动力 呵呵呵 耐心。。值得敬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