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gyuan
发表于 2015-4-21 19:17:23
85年接到尼桑车机,自制电源,找一变压器次数重绕,有二三片铁芯再也无法插上。整流、滤波,没有稳压,空载18V,带负载可工作,收音没问题,放音大声时电压下降,声音变调(常速)变压器烫手不能碰,变压器容量不足,加之又少插二三片。无奈用试着用浸变压器油冷却,效果很好,放音满载,电压仍在12V以上,正常使用几小时,油温手。一直用了好多年。所以某些时候还是需要实验的,别一棍打死,更或冷嘲热讽,给点关心和包容吧,正常探讨,争论都是可以的。所述并不是赞同油浸改善音质的命题,只是支持实验者l异想天开也无妨。期待继续发图。谢谢诸坛友!
MXZC888
发表于 2015-4-22 22:43:21
没有乱弹琴的冷嘲热讽了,心情也平静了很多。我就再说一句吧,电阻的热燥音,和电阻工作发热以后胆机工作点的漂移,在油浸以后都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不信就试试。。。呵呵
radio66
发表于 2015-4-22 22:51:41
楼主继续上图啊:D
guohanji
发表于 2015-8-14 21:54:39
楼主你是奇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拿个盆来把整机泡起来,看看神马效果?????:lol :lol :lol
MXZC888
发表于 2015-8-14 23:54:44
guohanji 发表于 2015-8-14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是奇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拿个盆来把整机泡起来,看看神马效果?????
呵呵,看见你回帖,那是相当的激动
leniter
发表于 2015-8-15 00:18:59
是阿,不知道这么久过去了改造的怎么样了
有时候坚持是好事,毕竟就算是错误的,自己亲自尝试过才知道不是吗,diy 的事情又无伤大雅~
中国爱迪生
发表于 2015-8-15 13:03:33
我感觉心理作用吧?油浸的确有利于散热,但对变压器的磁场没什么做用吧?还能改变磁感线?
llzqq
发表于 2015-8-15 14:17:30
大孔景元 发表于 2015-3-23 1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油浸器材实际使用中还真的不能缺油,缺油不是损坏就是性能下降,用油是无奈之举。油不是一种好的介质,一般 ...
说到点子上了,高频衰减,声音会比较顺耳些。
MXZC888
发表于 2015-8-16 02:19:34
llzqq 发表于 2015-8-15 14: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到点子上了,高频衰减,声音会比较顺耳些。
输出牛是不能用的,高频衰减一点不错,呵呵
小折腾
发表于 2015-8-16 11:33:00
superscope 发表于 2015-2-6 23: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错了,油要用美国40年代西电的,圆润大气,用中国石化长城机油,含硫量过多显得冲,最好的是bp北海布 ...
:lol :lol :lol :lol :lol
12380
发表于 2015-8-17 01:47:44
这么久了,最终结果如何,上图看看
全顺
发表于 2015-8-17 12:41:59
有个问题,那机器上边如果不是完全密封的,工作时候的温度会使油慢慢地挥发到室内空气中,这怎么解决?
2549608436
发表于 2015-8-17 13:05:41
MXZC888
发表于 2015-8-17 19:49:51
看样子你全部都已经试验过了,怎么样?和大家交流下。。。。
bg1trk
发表于 2015-8-17 22:39:10
ye123 发表于 2015-2-8 0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只要我们敢做敢为再加上科学、严谨、勇于实践,我们的技术会赶超日、德、美的。........不会给老外 ...
科技领域美国排第一应该没有异议,但日、德这样的中等强国,只是在某些领域突出,能在几乎所有领域和美国正面对抗,而且还互有攻防的,世界上只有中国一家。这十几年的变化太大了,“我们的技术会赶超日、德”只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如果科技领域全面对比,日、德与中国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个论坛上中老年人居多,老观念也相对多些(包括本人),摘录一段网文吧,文章虽然有些地方说的不是很恰当,但大体能看出个科技领域的竞争势态,日、德、英、法这些传统科技强国,跟踪德不发真的越来越吃力了。
“ 能在几乎所有领域和美国正面对抗,而且还互有攻防的,世界上只有中国一家。其他西方国家由于体量较小,又缺少国家意志,在四代机、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手机等领域基本都放弃了。日本放弃得更多,除这些外还有电信标准、导航系统、大飞机等。俄罗斯只能抓军工和航天,在大部分领域里都退出了竞争。只有中国在全面发力,在每场竞赛中都不缺席。
再来看生产中的技术水平。第四代战斗机,美国有已服役的F-22和F-35,中国有试验中的歼-20和歼-31。航空母舰,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中国只有一艘从买来的瓦良格号改建的辽宁舰,蒸汽动力,据说国产航母正在建造。卫星导航系统,美国有GPS,中国有北斗。导弹防御系统,中美都有。导弹打卫星,中美都有。弹道导弹打航母,只有中国有。有源相控阵雷达,中美都有。预警机,中美都有,中国的更先进(观察者网注: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原理上比无源先进)。超高音速飞行器,中美都在试验中。空间站,美国、俄罗斯等16国共用国际空间站,中国有天宫。太空探索,美国的探测器登陆火星,中国只到月球。芯片,美国有Intel、AMD,中国只有龙芯、华为麒麟。操作系统,美国有windows、iOS、安卓,中国没有像样的代替物。电信,美国有思科,中国有华为、中兴。4G标准,美国有FDD-LTE,中国有TD-LTE。搜索引擎,美国有谷歌,中国有百度。电子商务,美国有亚马逊、eBay,中国有阿里巴巴、京东。社交媒体,美国有脸书、推特,中国有微信、微博。汽车,美国有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中国只有奇瑞、吉利、长城。电动汽车,美国有特斯拉,中国有比亚迪。手机,美国有苹果,中国有华为。高铁,美国还没有,中国占世界一半以上。大飞机,美国有波音,中国的商飞正在研制C919。液晶显示,美国几乎没有,中国有京东方……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基本的特点是,大多数领域美国领先,但差距在缩小中。也有些领域中国领先,如预警机、火力发电。有些领域美国占压倒性优势,也有些领域中国占压倒性优势。
这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一个选手如果只参加几场比赛,取得了好成绩,那么人们一般就只称赞他。而另一个选手出现在所有的赛场上,在大部分赛场上都排在前五位,就经常被人批:为什么短跑不如博尔特?跨栏不如刘翔?跳远不如刘易斯?拳击不如邹市明?太弱了!对中国,大家批的是:为什么汽车不如德国?芯片不如美国?机器人不如日本?液晶不如韩国?这种批评背后的意思是中国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到第一,否则就是失败。其实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是第一,这是个脱离实际的要求。怎么不提德国的社交媒体不如美国,美国的高铁不如日本,日本的手机不如韩国,韩国的太多东西不如中国?他们是不是也该痛心疾首地反思?
不过这个脱离实际的要求也有正面意义,就是说明中国人民内心非常骄傲,自我期许极高。我们铭记着太阳上国的荣光,知道自己在历史上全面领先过。面对困难,我们总是认为内因是主导因素,自己搞好了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坚信人定胜天,君子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这其实是大国特有的一种自信,一种盲目的自信。对许多小国来说,命运多次不由自己决定,他们很清楚人力有时而穷的道理,适当地选择大国投靠是他们必备的生存智慧。大国的这种自信虽然盲目,虽然不合逻辑,但仍然是有价值的。它多次使大国的人民焕发出不可思议的勇气和创造力,完成了许多伟业。正如基辛格《大外交》第18章所言:“大事业往往需要一点天真去推动。”盲目的自信总比盲目的自卑好得多,这种自信是超级大国人民必备的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