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lz61 发表于 2013-11-29 14:47:41

献丑二,三十多年前自制的电子管示波器。

该示波器是为了调试电视机,于八零年凑齐元件赶制出的作品。
那个年代到过工厂的人都认识这个外壳,是装磁力启动器的,不过我竖立起来用了。原来装继电器的底板被我锯成两块,用于分别屏蔽电源变压器和示波管。
为了能装入这样小的机箱,整机只用了六只电子管。为保证频响,前置放大和振荡用的是三只6N3,垂直放大和输出用的是两只6F2,水平输出频率较低,幅度也较小,用的是6N1。示波管型号8SJ31J,第二阳极电压1.5KV。图纸垫在示波管下面,可惜已经看不清字迹了。
前年从家带回来。通电有一只6N3灯丝不亮,换掉这只漏气的管子,示波管还是不亮。检查发现滤波电容差不多都不行了。修理,手头没有合适的零件,九七年已经又买了示波器,也没有动力。拆零件,有点舍不得,也没有多少派得上用场的好零件。早晚拿出来看看,回想起制作的那个年代,感觉很亲切。


szlz61 发表于 2013-11-29 21:55:39

山苗 发表于 2013-11-29 15: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接近商品机器!不错!

那时候我的工资49.5元,双职工两个孩子,精打细算,每年只能结余一百元。商品示波器售价千把几百元,无疑是天文数字。
三年前制作第一台电视机时就准备制作示波器。从学校借了一台报废的教学示波器,测绘电路,然后根据掌握的元器件修改。示波管是从科委的器材库里找的,电子管是从广播站换下来的管子中检的,阻容是平时积攒的,外壳、电路板、变压器是利用厂里材料自制的,只有蜂房线圈和电源部分的大电容电阻是买的,总共用了不到20元,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月的工资。
那时工资低工业品贵,所以流行DIY。50元买了一套机头,其余是照市售180的黄山落地风扇做的。15元买了马达唱头,其余是照市售60元的中华唱机做的。至于家具更是买木头全套自制,不会,工友可以互相帮助啊。只有缝纫机自行车是买的成品。想起来也自得其乐。

山苗 发表于 2013-11-29 15:12:24

接近商品机器!不错!:victory:

一天 发表于 2013-11-29 15:15:52

动手能力真强。

忆乡人 发表于 2013-11-29 15:20:57

几十年前从自己手中诞生的产品,我现在看来就只有一点岁月的沧桑感,打理一下,继续保存:victory:

油浸电容 发表于 2013-11-29 15:22:29

那个年代的师付啊:lol高手:victory:

390667 发表于 2013-11-29 15:28:24

当时好多爱好者都用示波器改电视机。都是高人,楼主应有60以上。动手能力真强。

cdhy1234 发表于 2013-11-29 15:29:39

这种当年个人手工制作的作品属于孤品,有独特价值,楼主好好保留吧。

jiangqishan8 发表于 2013-11-29 15:51:38

"朱先生"很巧. 当年电视也是自己做吧. 我那台视波管小电视拆了. 只留下个8SJ.....真羨慕你保存这么多'作品'!!

∞阻抗∏ 发表于 2013-11-29 15:52:07

接近工厂水准,真的不错。

毛遂自荐 发表于 2013-11-29 16:01:17

那个年代你就有了,是富有的。

jiangjieke 发表于 2013-11-29 17:09:33

楼主高人一个!赞!

zhuomuniao 发表于 2013-11-29 17:15:01

别拆了。保留当年的回忆。

土家族 发表于 2013-11-29 17:55:13

应该还能用吧,做收藏很好。

第尾才子 发表于 2013-11-29 18:06:43

那时香港人把电视改示波器。也算是社会不同吧。

晓东电子 发表于 2013-11-29 18:10:56

当时按装齐,最高工作频率是多少。。。。。。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献丑二,三十多年前自制的电子管示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