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c3357 发表于 2013-8-14 15:06:01

关于苏联电子管

我对苏联电子管还是稍微有一点研究的,现在我把近几天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一.苏联电子管命名法:
以数字起首的命名法,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1.        第一部分表示灯丝电压,如有效数则指取整数,如灯丝电压6.3V的6К3,起首数字为6.
2.        第二部分为表示电子管类型的俄文字母,对应表如下:
Д    二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D
   Х    双二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H
   С    三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C
   З    四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S
   П    功率五极管及束射功率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P
   Ж    锐截止式五极管及束射功率管,其中锐截止式五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J
   К    遥截止式五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K
   А    变频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A
   Г    二极-三极复合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G
   Б    二极-五极复合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B
   Н    双三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N
   Ф    三极-五极复合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F
   Е    调谐指示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E
   ЛО静电偏转式阴极射线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SJ
   ЛМ电磁偏转式阴极射线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SS,其中电磁偏转式显像管也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SX
   Ц    整流二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Z
   И    三极-变频(六极管,七极管,八极管)复合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U
3.第三部分为区别同类型序号的数字
4.第四部分为字母,表示电子管的外形,对应表如下:
   ---金属管
   С玻壳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P
   К金属陶瓷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K
   Ж橡实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J
   Л锁式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S
   П小型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
   Б超小型管(Ф10mm),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G
   А超小型管(Ф6mm),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B
   Д灯塔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D
以字母起首的命名法,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第一部分为表示电子管类型的俄文字母,对应表如下:
   ГК   长短波发射管(f小于等于25MHZ),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FD
   ГУ   超短波发射管(f=25~600MHZ),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FU
   ГС   厘米波发射管(f大于600MHZ),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FC
   ГМ   调制管
   В   二极整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E
   ГИ   脉冲发射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FM
   ТГ   充气闸流管
   ТР   汞气闸流管
   ТХ   冷阴极闸流管
   ГГ   充气二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EQ
   ГР   汞气二极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EG
   И   引燃管
   Ф   光电管
   ФЗУ 光电倍增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GDB
   ГМН 脉冲调制管
   СГ   稳压管,相当于国产电子管命名法中的WY
二.苏联主要电子管工厂
1.乌里扬诺夫工厂:
乌里扬诺夫工厂位于俄罗斯的乌里扬诺夫斯克(俄语:Ульяновск),该城市原名辛比尔斯克(俄语:Симбирск)。 是列宁的故乡,1924年列宁逝世后,这座城市更名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原名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与其他以苏联领导人命名的城市不同,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今天。该城市座落于伏尔加河之畔,在莫斯科以东893公里,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首府。
乌里扬诺夫电子管厂隶属于大型国营企业乌里扬诺夫飞行工业局(就是今天俄罗斯Aviastar(“航星”,也译作“航空明星”、“航空之星”)飞机制造股份公司的前身), 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据认为是专为 安-124,图-204等飞机 研制和生产所需电子管而设立(前苏联的飞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是采用电子管)。大约在一九九三年左右停产(指电子管)。此后情况不太了解,据说二○○二年曾作为嘉宾参加国际电子博览会,当时的产品是双极性大功率晶体管。据说现已倒闭,具体倒闭时间不详。
该厂是飞机专用电子管(尤其是6С33С超大电流三极管)的专业生产厂。所知的其它型号有:ГУ-50、ГУ-13(=813)、6С19П、6С41П等。目前市面上还可以找到上述产品的库存品,多来源于前苏联或东欧,数量也不算太少。
该厂产品曾经使用过不少商标,主要有斯韦特兰娜(Светлана)Sovtek (СОВТЕК)。也曾使用过两个自己的商标(见下图)

2.斯韦特兰娜工厂
斯韦特兰娜工厂(Svetlana Spb)位于圣彼得堡 属苏联军供企业,在前苏联时期,该厂主要生产军用电子管,绝大部分属“统购”物资,即使是残次品也必须销毁,仅有极少量“民用品”流入市场。冷战结束后,在市场上才能见到该厂的产品。

厂址:俄罗斯,圣彼得堡,恩格尔大街 27号   邮政编码:194156

Engles pr., 27
St. Petersburg
Russia, 194156

该厂始建于一九一二年。一九二八年该厂(当时名为:斯韦特兰娜灯泡制造厂)开始制造电子管。该厂生产的电子管水平及质量很有名,所生产的发信管一九三七年曾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二战后,由于冷战的需要,发展成为苏联的军供企业中的主体企业之一。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三万余人,自己建立有高等教育机构,以满足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完善的设备。主要产品涉及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CPU、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电视机等等。
冷战结束后,军用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减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该公司寻求西方企业的支持或合资经营。在此期间,产品采用“C”形商标:

我收藏的斯韦特兰娜工厂生产的2К2М

3.雷夫勒克塔工厂
厂址:俄罗斯,沙拉托夫市,五十年十月大道 101号 邮政编码:410033
( 410033, Россия, Саратов, 50лет Октября, 101 )
该公司成立于1953年,该公司所生产的电子管实际上都是在其旗下的一个名为Xpo-Pol的电子管厂制造的,但人们都以母公司的名字来代替厂名(据说是本身的厂名发音比较麻烦)。曾是俄罗斯最大的电子管生产厂。该厂所在的沙拉托夫市,也是一座神秘的城市,据说一直到一九九二年都没有一个外国人去过。
冷战时期,该厂与斯韦特兰娜工厂一样,属苏联军供企业中的骨干。曾经参与苏联核动力及宇宙开发计划。在前苏联时期,该厂主要生产军用电子管,绝大部分属“统购”物资,即使是残次品也必须销毁。所生产的电子管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冷战结束后,在市场上所见到的大量俄产电子管库存品中,大部分是该厂的产品。
一九八八年开始向美国一家乐器公司出售电子管,从此打开了出口的大门。十年后,即一九九八年被美国 New Sensor 公司收购(据说收购价格为五十万美元)。
引入外资、设备及管理理念之后,在二○○○年以后的几年间,曾一度成为全世界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电子管制造商,从业人员达八百多人。产品除使用原“Sovtek”商标外,还采用 New Sensor 公司收购的其它几个品牌的商标,主要有 Светлана (Svetlana),Tung-Sol,Mullard,Genalex 等等。所生产的电子管产品种类繁多,有些是按原苏联规格型号,有些是按美国型号生产,还有不少是在原型号基础上的改进型(多以字母EH作后缀)。

我收藏的雷夫勒科塔工厂生产的6Н15П,6П6С和2К2М




4.卡卢加电子管厂
卡卢加电子管厂(Калужский радиоламповый завод(КРЛЗ)) 始建于一九六○年,官方时期为一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该厂是为生产小型收信电子管而建,所生产的第一只电子管是6Ж1П,(也就是中国的6J1)。在苏联时期该厂是一家先进的电子器件生产厂,是苏联国防部指定的特种电子器件生产基地,其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特种装备及其它各行业,如:电视、通讯设备及核能技术等领域。一九七一年开始生产半导体电子器材,一九七八年其微电子产品占其总额的51%。
一九七六年该厂获得“红旗劳动勋章”及“苏联五十年荣誉”。
一九七九年,卡卢加电子管厂与其它几家公司合并,组建成立了新的国有企业——ВОСХОД(沃司荷特)。沃司荷特公司成立后,继续研发和生产收信电子管,并生产集成电路、热感应器件、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医疗设备等等。
一九九三年公司由国有公司转制为开放式股份公司。一九九九年恢复使用“卡卢加电子管厂”的名称。产品获得ISO9001认证,目前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欧美市场。

此外还有梁赞电子厂,新西伯利亚工厂,利沃夫工厂等

下图为我收藏的新西伯利亚工厂生产的6K3

三. 苏联电子管查询网站
http://www.istok2.com/data/

2sc3357 发表于 2013-8-14 15:06:51

打字手麻了:Q

补充内容 (2013-10-5 10:43):
再补几个管子图

补充内容 (2013-10-5 10:44):
在59楼

可达 发表于 2013-8-14 15:50:16

兄弟辛苦了:lol

goodman269 发表于 2013-8-14 16:43:54

本帖最后由 goodman269 于 2013-8-14 16:45 编辑

      前苏联的电子管生产都是按照苏联国家标准(ГОСТ),由于前苏联当局对电子管的研究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所当时电子管的质量是非常优良的,就是在晶体管诞生后的诺干年后,前苏联的电子管专家还在研究超小型的电子管,而且得到了实际应用,1976年9月6日,前苏联飞行员维克多.别连科少尉驾驶一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音速高空战斗机“米格-25”叛逃,降落在日本北海道的函馆民用机场,美国中央情报局如获至宝,组织有前专家解剖了这架先进的战斗机,看看有那些秘密,采用了什么样的材料,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有什么突破,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是用何种燃料,这些都是美国人想要知道的,随着分解工作的进行,当分解电子设备,美国专家惊呆了,在这样先进的飞机上怎么连一个晶体管、一块集成电路都没有,有的尽是密密麻麻的电子管,包括相当先进的机载雷达都还是用电子管来组装,不过美国专家还是十分佩服苏联人的超小型电子管的制造水平,可以说是超级的,没有那个国家能造出这样超小型的电子管用于军用战机上,当时美军的战斗机除了雷达显示屏外,再也没有电子管的存在了,除了大功率晶体管外就是集成电路芯片了。

yucs 发表于 2013-8-14 16:47:47

长知识了,我也有几个苏联管,回去看看是哪家工厂的产品。:)

drzozzi 发表于 2013-8-14 17:12:03

本帖最后由 drzozzi 于 2013-8-14 17:19 编辑

很好 :) :)

drzozzi 发表于 2013-8-14 17:12:23

看到LZ的收藏,忽然发现我好不珍惜拥有的电子管哦,进口的管子已经弄坏好几个了:Q,不过还是学习了。

城市猎人1234 发表于 2013-8-14 17:16:02

好资料收藏:victory:

2sc3357 发表于 2013-8-14 22:21:18

goodman269 发表于 2013-8-14 16: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苏联的电子管生产都是按照苏联国家标准(ГОСТ),由于前苏联当局对电子管的研究极为重视,投入 ...

毛子的模拟技术很牛啊,实话说厉害的模拟技术毫不逊于数字技术,甚至还要更高一筹

2sc3357 发表于 2013-8-14 22:22:33

可达 发表于 2013-8-14 15: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兄弟辛苦了

为大家辛苦一点是应该的:D

2sc3357 发表于 2013-8-14 22:23:17

如果还能找到资料的话,会陆续上的:D

于海旺 发表于 2013-8-14 23:13:42

2sc3357超高频老师:感谢您的辛劳.您所收集整理的资料广泛,详实,特有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很强.在此向您学习与敬意.晚安!

drzozzi 发表于 2013-8-14 23:32:25

:lol再顶一下.

drzozzi 发表于 2013-8-14 23:35:17

2sc3357 发表于 2013-8-14 15: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字手麻了

楼主辛苦了,对于我这样以龟速打字的人来说,这么长的篇幅,简直是遥不可及,

苏-27 发表于 2013-8-15 06:22:19

苏联后期民用电子技术甚至不如中国,电路复杂做工粗糙,故障率高,90年代后期没人再用苏联电子产品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苏联电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