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3 天前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5-4-23 15:36
谢谢老刀师马上回帖!
看得我一头雾水,麻烦您老能否用文字表达(420-140)/(0.11-0.03)=3.5K?再次 ...
(420-140)/(0.11-0.03)=3.5K
比如你现在的工作点是300V68mA-24V
纯A类的话,栅极的电压变化就是-48V至0V这个区间,
分别找到-48V的时候,对应屏压是420V,电流是30mA,这就算管子的截止点吧
然后找到栅负压0V的时候,对应屏压是140V, 电流是110mA, 算是管子的饱和点
然后(420-140)/(0.11-0.03)=3500,这就是管子以A类工作状态下的平均负载。
当然还可以加大驱动电压至正栅压,比如A2类,驱动电压增加,输出功率也会随之增加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3 天前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5-4-23 15:40
为什么红斜线不代表绿线交叉点O?不是V=IR嘛?怎么到这里行不通了?
红斜线是你工作点Q的X轴和 Y轴交叉点,不是负载线的平行线,因为管子不是理想的,0饱和。
苏南小衢
发表于 3 天前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2025-4-23 16:08
红斜线是你工作点Q的X轴和 Y轴交叉点,不是负载线的平行线,因为管子不是理想的,0饱和。
这事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我慢慢消化。谢谢刀师!
五大联赛
发表于 3 天前
大多数都是3·5K,5K的,大功率机是10K的。输出牛绕的质量好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ssffzz1
发表于 3 天前
1、电子管,可以理解成一个可变电阻。它的阻值受到栅极电压的控制,栅极电压变化,引起阻值改变。从而引起屏流变化,引起屏极负载(变压器)上的电压变化,从而放大信号。
2、因此电子管的阻抗实际是不断变化的。这里说的阻抗3.5k,是在一定范围内平均下来是在3.5k左右。
3、这个范围就是,栅极信号的P-P变化范围。因此先看栅极的P-P范围(当然和静态工作点,也就是中点有关),再对到屏压的变压范围,再对到屏流的变化范围。
4、用屏压的变化范围/屏流的变化范围。得到这个电子管阻抗3.5的平均下来的值。
5、已知管子的平均下来的阻抗是3.5,那么要得到最大的功率输出,就是让屏极那个负载(变压器)的阻抗也是3.5,这个时候输出效率最高。
不一定对,你参考。
ssffzz1
发表于 3 天前
你再看你原始的那条3.5k的阻抗线,这条线上,每一个点用屏压/屏流,都不是3.5k 。同样的道理,你咋平移也不是3.5k。
五大联赛
发表于 3 天前
所谓的输出牛就是个20HZ一20K频率变化的变压器
五大联赛
发表于 3 天前
3·5K与5K的混用,也就是最大不削顶不失真功率早个0·12W出现或者晚个0·12W出现的事,没有想像的那么利害。
苏南小衢
发表于 3 天前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3 16:55
1、电子管,可以理解成一个可变电阻。它的阻值受到栅极电压的控制,栅极电压变化,引起阻值改变。从而引起 ...
说得非常好!基本上有些概念了,就是在实际装机中如何去灵活运用,合理选取那就是基本功了。谢谢你的回帖!
jupeter
发表于 3 天前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5-4-23 17:58
说得非常好!基本上有些概念了,就是在实际装机中如何去灵活运用,合理选取那就是基本功了。谢谢你的回帖 ...
输出牛的概念根本不是屏压除屏流,你都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建议你找本书看吧,论坛讨论东拉西扯的,你也分辨不出谁说的对或错,学会的效率很低。
苏南小衢
发表于 3 天前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23 16:55
大多数都是3·5K,5K的,大功率机是10K的。输出牛绕的质量好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你好,谢谢回复!我装此机的初衷有二,1.是想尽量掌握如何选取合适的工作点,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不失真输出功率。2.是想尝试如何绕好单端牛。刚才调了一下KT66的帘栅电流, 发现变化量很小,只有在0.67ma---1.2ma之间,参数标最大6.3ma。不知何故?正在琢磨。
苏南小衢
发表于 3 天前
jupeter 发表于 2025-4-23 18:08
输出牛的概念根本不是屏压除屏流,你都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建议你找本书看吧,论坛讨论东拉西扯的,你也 ...
谢朱版!没事的,有人指导总比没人搭理好,至于错对就只能凭个人水平去鉴别了,后果自负。你18年的那个帖子我上午看到第6页,明天继续,虽然有很多不是全理解,但强灌点总是不错的,到学习完后再一迸请教您老。
量子隧道
发表于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量子隧道 于 2025-4-23 19:01 编辑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5-4-23 15:14
版主好!能否细化点教教我?谢谢了!
见7楼第三行和16楼倒数第二段。
苏南小衢
发表于 3 天前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5-4-23 18:59
见7楼第三行和16楼倒数第二段。
谢谢您!虽然我不是全理解上述老师的解读,但我还是要深深地再次谢谢你!有您我就有信心再学下去。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前天 10:23
既然求出了这个(420-140)/(0.11-0.03)=3500欧
然后可以算输出功率(420-140)*(0.11-0.03)/8=2.8W
其实在这个电压和阻抗下,静态电流50mA和68mA的A类功率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静态电流的增加而增加输出功率,还更耗电加速老化。
在这个300V 68mA的点上,用2000欧负载,输出功率可以接近5W,其实更合适。
然后可以算失真【(110+30)/2-68】/110-30=0.0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