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猪 发表于 4 天前

把330欧电阻换成恒流源试试??

MT4S301 发表于 4 天前

乙猪 发表于 2025-4-22 10:31
把330欧电阻换成恒流源试试??

这种互耦负阻震荡发射级直接接地都无妨
前提是集电极不用电感负载

量子隧道 发表于 4 天前

目测振荡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圈数要减小很多很多才行。Q4/Q5的发射极作为振荡电路的负载,阻抗非常低,因此T1必须调整阻抗变比才能适应。粗估T1减小到原来的1/3-1/5作为起步。

摇滚铁心 发表于 4 天前

如果不用T1呢?三极管直接通过电阻和振荡管直连。T1初级只做LC振荡元件。

longshort 发表于 4 天前

Q6和Q7是個互鎖電路,哪裏還振得起來?兩管之間是要有適當的隔離措施的。

冰岛 发表于 4 天前

乙猪 发表于 2025-4-22 10:31
把330欧电阻换成恒流源试试??

好的,等有空时试试。

冰岛 发表于 4 天前

qmycy 发表于 2025-4-22 09:56
你这个混频器,让我想起以前研究ad8343.




这是双差分乘法器。与NE602那种双差分乘法器不同的是,AD8343用1:1变压器产生两路相位相反的信号,NE602使用内部的差分对产生两路相位相反的信号。

冰岛 发表于 4 天前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4-22 12:10
Q6和Q7是個互鎖電路,哪裏還振得起來?兩管之間是要有適當的隔離措施的。

集成电路里面这种两管振荡器是很常用的。这图是TA2003P内部的AM振荡器,CXA1691内部的AM振荡器、FM振荡器都是这种。

这种电路从原理上说是可行的,低饱和电压降的硅管,无信号状态下基极与集电极电位相等或者集电极电位略低于基极,仍然可以处于放大状态。不过,您的回复提醒了我,现在用的C9018未必适合这种供电电压只有0.7V的极低电压,等有空我试试换成其它型号的振荡管。

MT4S301 发表于 4 天前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4-22 12:10
Q6和Q7是個互鎖電路,哪裏還振得起來?兩管之間是要有適當的隔離措施的。

上回我发这种电路,你也不认得它;P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177257&pid=26626327&fromuid=322954

axiaofeng 发表于 4 天前

我用PNP管做,振荡很好啊,稳压1.8v供电,振荡中周的次级比较少,只有2匝,大概峰峰值200毫伏。

jf0805 发表于 4 天前

参照25楼电路本振信号改注入混频器基极,这个电路仍然带不动e极那样的负载。如果仍采用e极注入,那就得插入一级放大,

冰岛 发表于 4 天前

axiaofeng 发表于 2025-4-22 22:22
我用PNP管做,振荡很好啊,稳压1.8v供电,振荡中周的次级比较少,只有2匝,大概峰峰值200毫伏。

峰-峰值200mV,有效值仅仅70mV,幅度太低,会影响混频增益的。注入三极管混频器的振荡波有效值在100~300mV,混频增益最高,振荡幅度低于100mV,混频输出中频幅度会与振荡幅度成比例下降。我这里用的混频器是差分电路,因此振荡幅度需要再提高一倍,合适的振荡幅度应该在200mV左右,换算成峰-峰值应该是560mV。我也发现不易振荡有混频输入阻抗低的原因,改绕振荡变压器之前,在振荡器副绕组与混频管之间串联电阻并降低振荡器发射极电阻,同样可以振荡,断开副绕组与混频器的连接,振荡管发射极电阻加大一些也可以振荡(用另一部收音机接收振荡泄漏验证)。

冰岛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冰岛 于 2025-4-22 23:50 编辑

jf0805 发表于 2025-4-22 22:34
参照25楼电路本振信号改注入混频器基极,这个电路仍然带不动e极那样的负载。如果仍采用e极注入,那就得插入 ...

副绕组串联电阻之后与高放输出并联注入混频器基极,这种方案可以考虑。这样或多或少会降低混频器输入阻抗、降低高放增益。高放管的集电极电阻与振荡变压器副绕组串联的电阻,对高放输出信号和振荡波都形成分压衰减,从增益方面考虑或许这样不划算。
目前该机的接收效果,收听相同频率,它比我之前制作的单管高放+单管变频机型噪音低(该机尚未完成调试),以前制作的带不调谐高放的晶体管收音机比使用KT0936MB9的KK-7208噪音低,这种平衡混频器是可行的,只是需要解决振荡器工作电流大的问题。

longshort 发表于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longshort 于 2025-4-23 07:15 编辑

MT4S301 发表于 2025-4-22 22:13
上回我发这种电路,你也不认得它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 ...

射耦與互鎖是兩個概念啊。

jf0805 发表于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jf0805 于 2025-4-23 08:26 编辑

祝贺冰岛老师的进展。明显优于单管是不用怀疑的。验证了这个电路的原理正确。我的意思是可以尝试一下本振从基极注入,信号从e极注入也许就解决了本振负载太重的难题。19楼右边那个单平衡电路,我就这么干过。接收效果是不错的。(我那个试验是常规电压,冰岛老师这个是低电压版本,难度肯定是很高的,即有负载重不易起振或不稳定问题,又有电压降低而引发的频偏问题,这个电源电压下正是三极管结电容变化剧烈的阶段,也许整个振荡器都要加上稳压才成,保证电源电压波动不在引起结电容变化,也就解决了频偏的问题),很浮浅的想法,不一定正确。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求教]差分振荡器不易起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