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寿命和使用没啥关系。
本帖最后由 书童 于 2025-4-14 15:56 编辑先说结论:硬盘寿命和使用时长没啥关系。
19年下半年,从正规渠道先后买了3块2T的硬盘,(我从03年开始一直买这硬盘,没出过问题)淘汰了以前用过3年以上的硬盘。
第一块:分区装系统。拷进旧电脑的文件。
第二块:格式分两区。拷进旧硬盘中男人的快乐。
第三块:格式分四区。拷进另外一些文件、资料、音乐。
保存环境干燥,空气湿度正常也就20%左右。
后来疫情来了,一只没有机会用那台电脑和其它两块硬盘。一直自信满满新硬盘、保存环境干燥,不会出问题。
前几天想打开那台电脑看电影失败。查症状:分区丢失、数据丢失。挂电脑上:不显示盘,设备管理器里也不显示盘。赶紧数据恢复。恢复98%的文件。
第二块盘:(电脑上1固态装系统,1机械存文件)挂电脑上,启动系统后,两块机械盘都看不到。男人的快乐也没有了。恢复太费人,放弃恢复。
第三块:正常。但是还不放心,那是下了好几年的无损音乐。再买个新盘拷进去。
不要拿3块盘的个例下结论。
我们仓库里有放10年的全新硬盘,我打开后一块坏的都没有,是不是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呢?
和振动有关,不用也可能损坏
长期使用顶多轴磨损
服务器上的硬盘已经连续使用10年以上
不坏不换新 本帖最后由 JuncoJet 于 2025-4-14 16:13 编辑
长期保存,冷备建议磁带
磁带可以保存30年数据
磁带和光盘都是无关驱动器的,只有存储介质
可以降低损坏的风险
硬盘如果损坏,因为有主板、磁头,碟片三个核心部件组成
所以损坏的风险大后果严重
做数据恢复还得去匹配同一年份同品牌同型号的产品
硬盘只适合热备
组RAID,然后定期同步RAID,
一旦RAID降级,硬盘故障能够及时发现
更换硬盘重建RAID,风险较小
只要避免过多硬盘长期故障或者不检测的情况
就基本上没有风险
之前有台QNAP的NAS,4快盘,RAID10
使用十几年,因为长期不做检测,出现1块盘损坏
RAID降级,更换硬盘重建后
又出现2块盘故障,RAID无法rebuild
最终只能通过两块较好的硬盘,组RAID恢复数据
恢复率98%,丢失部分数据 JuncoJet 发表于 2025-4-14 16:07
长期保存,冷备建议磁带
磁带可以保存30年数据
磁带和光盘都是无关驱动器的,只有存储介质
道理没错。
但现在实际上数据中心的备份也很少用磁带了。都是搞同城双活+异地灾备。其实我是觉着还需要磁带离线备份的,不过这帮人也不太信这个。 ssffzz1 发表于 2025-4-14 16:17
道理没错。
但现在实际上数据中心的备份也很少用磁带了。都是搞同城双活+异地灾备。其实我是觉着还需 ...
冷备适合归档,长期不用的数据
热备适合偶尔要用的数据(但不能和老板这么说)
异地多备维护费用不少的
我们只做超融合3台主机+1台备份就花了70万
每年的续约20万 JuncoJet 发表于 2025-4-14 16:22
冷备适合归档,长期不用的数据
热备适合偶尔要用的数据(但不能和老板这么说)
异地多备维护费用不少的 ...
70W不贵,
但是每年的续约20万 。这个太讹人了啊。 ssffzz1 发表于 2025-4-14 16:25
70W不贵,
但是每年的续约20万 。这个太讹人了啊。
软件授权得续订
超融合和备份软件 lrain 发表于 2025-4-14 16:28
拿晶体管来作比喻吧,一级品给特殊单位拿走了,二级品给厂家拿走了,次品就用来零售。
同型号的硬盘,DELL ...
硬盘也有这种事情? 我们也观察到这种现象。
板卡、硬盘这种东西。如果保存不好的话,是不如一直通电的。楼主的保存环境只说了湿度20%,这个很干的,不知道会不会有静电。温度也没说。
一般电子设备的保存湿度40-60% 。温度23度左右。
我们对开封过的板卡,即使用不到也都是插到设备上的。但对于没开封的则一般不坏。开封的要长期保存,也要防静电,抽真空,防潮。就是恢复到出厂的包装。
而如果简单的晾在那里,则好坏难说。 海峰 发表于 2025-4-14 16:36
硬盘也有这种事情?
会不会也有些特殊单位,仗着是本地国货品牌,特地从厂家采购降等品,将大部分用于品牌装机销售,少部分用于售后保质期限内的更换备件,等保质期满了,再把剩余未用上的备件卖给收统货的贩子,而dell的全球销量排名靠前,摊薄成本低,还有热设计到位,用户对硬盘烤机时间充裕,也是一个相关因素,其余因素还有待补充 什么牌子的硬盘这么容易坏?
我在90年代买386时配的104M硬盘到现在也没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