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3 10:13:14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3 07:46
开始是用两个80W的密封小环牛,发热严重,后来换成300W的铁心,高个子,小眼洞的那种。
输入:0-220V-24 ...
环牛用到单端上面,主要是散热没有其他类型变压器好。效率肯定是环牛高,持续输出额定功率散热又没其他牛好。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13 10:28:45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3 10:08
这个以前收音机上面使用比较多,名称忘了叫什么,主要作用就是滤除大于一定范围的频率。
频率补偿,以前电路图常见,现在己不多见了,方波变巨齿波了。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4-13 10:52:43
推荐个碳化硅给牛哥:
懂得人一看就明白。
雪林
发表于 2025-4-13 13:18:24
我只关心还有板子吗?薅一对回来。;P;P;P;P;P;P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3 13:43:14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13 10:28
频率补偿,以前电路图常见,现在己不多见了,方波变巨齿波了。
这个肯定不叫频率补偿,出现在收音机上面的好像叫什么RC校正电路。
我知道同样的电路,出现在开关变压器上面,叫尖峰吸收回路,主要是防止过高的反向电压冲击功率管。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13 13:57:09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3 13:43
这个肯定不叫频率补偿,出现在收音机上面的好像叫什么RC校正电路。
我知道同样的电路,出现在开关变压 ...
不管叫什么,输出变压器要靠这校正大搞儿不妙,而且电容用的这么狠0·22UF。
雪林
发表于 2025-4-13 14:22:14
用·这个不用并管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3 17:33:08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13 13:57
不管叫什么,输出变压器要靠这校正大搞儿不妙,而且电容用的这么狠0·22UF。
这个牛哥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或者是保护功率管,或者是防止自激,或者是压制过高频率等等功能,前胆后石以前很少有人涉足,哪怕是探索也是值得肯定的。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3 17:35:58
喝了个高价酒回来,发现帖子的热度大了。。。。统一回复一下吧,关于输出牛的初级RC网络,也就是0.22UF电容和10欧姆电阻的串联电路,其实是个错误。
实际在画PCB制作的时候,没有这个RC串联网络,用了一个150K的电阻代替了。
雪林
发表于 2025-4-13 22:32:12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3 17:35
喝了个高价酒回来,发现帖子的热度大了。。。。统一回复一下吧,关于输出牛的初级RC网络,也就是0.22UF电容 ...
150K电阻会降低Q值,还用其他作用吗?
这两块板子是我的了;P ;P ;P ;P ;P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4 09:42:32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3 17:33
这个牛哥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或者是保护功率管,或者是防止自激,或者是压制过高频率等等功能,前胆 ...
以前的电路中也常看到在输出牛的初级接有RC串联回路,这与在输出牛的次级接法的作用是相同的,只不过1楼的原理图中的RC取值确实有问题,如果按照常见的8欧姆负载的时候,常用10欧姆串联0.1UF来估算一下,这里的电阻应该与输出牛的初级阻抗相当电阻的取值可以选择1.8K/2W,电容取值560P/1000V。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4 09:56:04
雪林 发表于 2025-4-13 14:22
用·这个不用并管
板子的设计是用两个并联,一般来说每个管子长期功耗在20W左右是安全可靠的,SIC管子的最高工作结温要比普通的MOS管高一些,按照两管总功耗45W效率为40%来估算可输出18W的最大不失真功率,达到了设计15W输出的设计要求。
不过,以前我买了不少的C2M0080120,这管子看起来输入电容蛮大的,但是因为驱动电路的输出电阻比较小,也可以直接应用,如果注意散热的话再调整一下电路参数,有希望能输出20W。
这个PCB还有多余的,还有1AE4+12AU7的前级板子。。。。。只要你想玩,有时间了寄一些给你。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4 09:58:15
雪林 发表于 2025-4-13 22:32
150K电阻会降低Q值,还用其他作用吗?
这两块板子是我的了
这个电阻,当时是考虑调试方便的,不接输出牛也可以对电路进行简单的粗调,实际制作的时候,可以调整一下阻值,确实有降低Q值的作用。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10:22:03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5-4-16 10:26 编辑
你一楼提到:“试验的时候,电源变压器的供电电压低了一些,实测MOS管两端的电压大约是240V,牛的初级阻抗是1.75K,正好是在静态电流160MA左右的时候是最佳工作点。实际使用的是7.2欧姆的电阻,初级阻抗实际大约是1.575K,这个9.7V电压对7.2欧姆的负载最大输出功率13W.”
牛的初级阻抗是1.75K,我想问一下,这个阻抗是计算出来的,还是手边正好有这个牛。如果是计算出来的,能说一下大概怎么计算的吗?
我查了两个管子,一个是C2M1000170D,一个是12N60,如果使用的是非饱和区,是不是主要控制G与S之间的电压,来控制D与S之间的导通?
我的想法是,能不改随意更改输出牛阻抗,比如5K:8或者3.5K:8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6 10:59:25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10:22
你一楼提到:“试验的时候,电源变压器的供电电压低了一些,实测MOS管两端的电压大约是240V,牛的初级阻抗 ...
Q:“你一楼提到:“试验的时候,电源变压器的供电电压低了一些,实测MOS管两端的电压大约是240V,牛的初级阻抗是1.75K,正好是在静态电流160MA左右的时候是最佳工作点。实际使用的是7.2欧姆的电阻,初级阻抗实际大约是1.575K,这个9.7V电压对7.2欧姆的负载最大输出功率13W.”
A:这里是两个问题,简单说一下:
1、1.75K:8的牛,表达的意思就是:次级接8欧姆电阻反射到初级的阻抗就是1.75K。如果次级接的是7.2欧姆的负载,那么反射到初级的阻抗就是:1.73K*(7.2/8)=1.575K。
2、对于甲类单端电路,如果器件是理想的按照理论计算,静态电流=VCC/RL=240V/1575=152MA,取值160MA是差不多的。
Q:“牛的初级阻抗是1.75K,我想问一下,这个阻抗是计算出来的,还是手边正好有这个牛。如果是计算出来的,能说一下大概怎么计算的吗?”
A:计算也是个估算过程,首先要看你这个牛的功率是多大的,然后根据想要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来确定供电电压。我们假设您手头的牛是1.75K/15W的单端牛,想要用在电路中输出10W的最大不失真功率,那么估算的过程如下:
1、理论上单端牛出的效率是50%,想要输出10W的功率,静态功耗就要20W。
2、能够在1.75K的电阻上产生20W功耗的电压,就是供电电压。
根据功率公式:P=(U*U)/R,可以得到(U*U)=20*1750,这样得到供电电压=187V
以上是理论计算,实际制作的时候,考虑到输出牛的效率、管子压降、源极电阻的损耗等因素。通常把供电电压和静态电流,再增大5%~10%进行估算得到实际采用的供电电压,187*110%=205V。
这个205V就是实际采用的供电电压。
Q:“我查了两个管子,一个是C2M1000170D,一个是12N60,如果使用的是非包河区,是不是主要控制G与S之间的电压,来控制D与S之间的导通?
A:确切的说,应该是控制导通程度,这样就有个随着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产生了漏极电流的变化。在这个工作区内,栅极-源极的电压越高,漏极电流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