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jmmy 发表于 2025-4-8 07:56:13

本帖最后由 vkjmmy 于 2025-4-8 08:15 编辑

请教:455KHz中频为啥加上9KHz带通滤波器?另外,如今电磁干扰很严重,灵敏度越高干扰越严重,有否考虑使用室外天线?否则如此用心的制作都被干扰糟蹋了!我以前也被干扰郁闷了很长时间,改为室外天线后迎刃而解。另外,两级双调谐中放,其特效曲线顶部理想状态应该小双峰或矩形或馒头型,您这个接近三角形,肯定没调整好。

biglei 发表于 2025-4-8 09:10:52

牛啊,堪称大师!业余时间真丰富!

lrain 发表于 2025-4-8 09:19:29

制作及工艺没得说,精品之作。个人认为滤波部分太多了,带宽定为9K,弊大于利,把滤波优势又摊平了,现在电磁干扰严重,带宽不宜过大,除了降低选择性,电磁干扰也一同跟带宽进了来,结果就是底噪变大。2级双调谐已经很优秀,带宽可定为9K,那个单独的带通滤波器功能只能锦上添花,如果是我会考虑把它改成带宽可调的通道,通过开关可选择为5K/7K,根据收听环境选择。

zmhqh 发表于 2025-4-8 09:37:09

前辈真的很厉害呀!!!!!!

顽童50 发表于 2025-4-8 10:45:50

陈老师又出新作了,精品!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1:09:07

铁蛋 发表于 2025-4-6 12:50
对陈老师的每项作品都觉得惊为天人,叹为观止。佩服的五体投地

多谢铁蛋兄抬爱,您过誉了。:)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1:21:50

箫音 发表于 2025-4-6 23:10
前阵子火腿圈里盛传的“他激式再生机”
我天线还没接上,原想着先把振荡先搞起来,
结果没荡起来,这个 ...

是嘛,方便时可否上点儿图片学习一下?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1:23:18

乙猪 发表于 2025-4-7 10:57
陈老师又跑到晶体管区来降维打击了。

猪猪兄您又来笑话我了,嘻嘻:L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1:26:54

K66 发表于 2025-4-7 15:15
实话实说, 把收音机电路设计得这么复杂真的好吗?

曾年轻时也常常设想, 用最优秀的电路单元堆叠出最优秀 ...

好不好上帝才知道。如果是问我,我会说:一个字“玩”,两个字“折腾”,三个字“瞎折腾”。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2:29:37

vkjmmy 发表于 2025-4-8 07:56
请教:455KHz中频为啥加上9KHz带通滤波器?另外,如今电磁干扰很严重,灵敏度越高干扰越严重,有否考虑使用 ...


       首先回复频响特性曲线的问题,你上面看到的是敝人上传的在扫宽100KHz时的曲线波形,所看到的曲线细节不够清楚,主要原因是这台扫频仪屏幕显示精度低的缘故,看去像个三角形,事实不会是你所担心的那个样子(我也不会容忍的),现补上扫宽50KHz时的曲线图片,请比较一下:





       关于本制作使用的多阶LC带通滤波器的原由,敝人认为,用普通的一两级双调谐中放,很难有效控制理想的通带宽度。在过去,一般收音机用“轮子+绳子”的度盘方式指示频率,它是很难准确判断中放实际的通带宽度的,只能是凭使用者的感觉粗略判断,这是很主观的。但在频率显示数字化的情况下,通带就很容易被定量看到了,这就要求中放的通带控制要比较准确,于是就用了这样的LC多阶滤波器,帮助更好地实现需要的频响曲线,请看滤波器的频响曲线:



      另外,我想顺便说一下你提到的什么双峰波形问题。很多爱好者在DIY收音机时,都一味的强调什么中放频响曲线的“双峰”形状,敝人认为,这是被过去两三级中放电路模式下的频响曲线所误导的,简单的和错误的认为,中放频响曲线就是那种“双峰”形状,它是最为理想波形的。实际上,根据逆傅里叶变换原理,理想的中放频响曲线波形,是由无数个相近的中频频率或同频不同相的中频频率叠加而成的矩形,而现实应用电路上,这又是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的。因此,关于中放的频响曲线的形状问题,是要看具体的电路规模和结构来说的,不能一概而论。敝人制作的这个小机,就是本着这样一个目标去努力,曲线既不是矩形,也不是双峰,比较形像的说法是“馒头形”。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2:38:39

lrain 发表于 2025-4-8 09:19
制作及工艺没得说,精品之作。个人认为滤波部分太多了,带宽定为9K,弊大于利,把滤波优势又摊平了,现在电 ...

你说的没错,从实际收听的角度来说,5K或7K带宽都是没问题的,反而对提高选择性有利。9KHz带宽是中波频点规划的步进带宽,是含实际调制频宽和保护间隔的。所以,在实际制作中,中放通带可以控制得低于9KHz,这是合理规范的。

whntl2021 发表于 2025-4-10 13:17:54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2:29
首先回复频响特性曲线的问题,你上面看到的是敝人上传的在扫宽100KHz时的曲线波形,所看到的曲 ...

同意陈老师对中频特性曲线的看法,在传统模拟收音机的实际调谐操作中,馒头形的中频特性曲线效果是最好的!

我维修打理的德国经典名机根德S-2000与S-1400的中频特性曲线就是馒头形的。其实际调谐操作效果就是: 无论度盘指针上行还是下行进入某 电台频率,其声音变化都是顺滑无失真的,听感较好。若把中频特性曲线调成矩形的,听感感觉较突兀,有时甚至带点谐波失真。

上世纪80年代在前西德学习引进技术时,每天都要使用房东提供的大型电子管收音机收听。当轻轻旋动带惯性轮的调谐旋钮后,随着指针滑动,不同的电台播音声有如山间溪水,咕噜咕噜的流出来,那感觉实在是一种享受。

vkjmmy 发表于 2025-4-11 05:42:57

本帖最后由 vkjmmy 于 2025-4-11 05:44 编辑

lstvcss 发表于 2025-4-10 12:29
首先回复频响特性曲线的问题,你上面看到的是敝人上传的在扫宽100KHz时的曲线波形,所看到的曲 ...

明白了,你那个多阶滤波器,写的是9千赫带通滤波器,应该理解为中心频率455千赫,通带宽度9千赫,是这样吧?另外,我理解中频特性曲线形状应该是针对曲线顶部的,而不是整体形状,曲线的侧边应该是收敛的,也就是越接近垂直越好,而你的特性曲线两侧是发散的,接近三角形。这在灵敏度不高的收音机上影响点音质,倒无大碍,但是对于高灵敏度收音机就致命了,那就是选择性变差,串台。

qpqp 发表于 2025-4-11 23:42:15

十分佩服!!

冰岛 发表于 2025-4-12 09:25:37

本帖最后由 冰岛 于 2025-4-12 09:38 编辑

lstvcss2025-4-10 12:29
濴100KHzΣ ...

我比较认同73#说的“带宽9k以外应该尽量收敛”,频带外衰减越大,选择性就越强,抗干扰性能也越强。相对于中频中心频率455k,455±9kHz的446、464两点对应相邻频道载波,收音机划分性能等级,是有邻频道衰减这项要求的。比较简单的收音机只用2~4个LC调谐回路,邻频道衰减都可以做得比较满意,使用了选频阶数更多的集中调谐+双回路调谐,理论上可以把邻频道衰减做得相当满意——当然,中频选频回路越复杂,调试难度也越大。视频中接收除了本地节目之外都有比较明显的噪音,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是一方面,中频带外衰减量不足是另一方面。
扫频调试的方法可能有点问题。集中滤波器做成一个组件,单独调试无可厚非,但是必须先确定调试的目标,至少包括-3dB带宽、±9kHz衰减量这两个,然后按此目标进行调整。集中滤波器单独调试完毕之后,还须调谐总中频频率曲线,也就是从环形混频输出处注入扫频波,从检波输出端观察波形,调整各单调谐和双调谐回路,使中频总频率曲线符合要求。扫频过程中须去掉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并适当调整信号注入幅度。从电路原理图上可以看到,高放、中放多处使用了阻尼电阻降低LC选频回路的品质因数,这或许会使收音机的选择性变坏。多回路调谐的商品收音机,每阶LC回路的通频带往往都远远小于9k,保证通频带的方法并不是降低LC回路品质因数,而是调整双调谐回路和集中滤波器的耦合电容量,以及微调单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这样,在保证9kHz通频带内频率响应基本平坦的情况下,带外衰减量仍然足够大,对收音机的选择性有利。
另外,我认为四级中频放大完全无必要,两级高频放大+二极管环形混频+两级阻容耦合中频放大,完全可以满足接收灵敏度要求。二极管检波器,调幅信号幅度越小,检波器传输系数越低,到达检波器的中频信号太弱,会造成检波输出的音频电平太低,经过功率放大之后仍然无法满足收听需要——但是,当注入检波器的信号幅度超过0.2V,检波器电压传输系数趋于稳定,再加上信号幅度就没有必要了。收音机的高频、中频总增益,当地能接收到的弱信号中频达到0.2V(或者再稍微低一点)就完全够用了,增益越高对AGC控制要求也越高,过高的中频增益有害无益。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电调环混”MW波段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