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手搓的35毫米电影放映机
本帖最后由 fch768 于 2025-3-4 20:35 编辑见过手搓照相机,收音机,电视机的,就是没见过手搓电影机的,人家手搓的还是35毫米电影机。
起初看到时以为只是个模型,仔细观察一番后发现这是一台可以放映的电影放映机(还音和光源部分丢失),间歇装置不是十字车模式,而是采用了时间齿轮模式(很先进的技术),最惹眼的是电动机,采用的是串激式有刷电机,从磁场线圈到转子线圈全部手工绕制,连铁芯都是手工做的,电机两端的轴承座也是手工做的。输片系统所有轮子要么是木头的,要么是玻璃管的,最关键的输片轮,手工锉出来的。我的天,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啊。余年少时也做过一个电影放映机,虽然也能放映,但和这个比我那个就是个玩具。
根据机器上的螺丝判别,这台机器年龄很高,因为所用螺丝都是粗牙的,大概是五十年代末期完成制作的,这样算来这台机器的作者大概率已是古稀老人了,如有缘见到这帖子,请受我一拜。
透漏一点具体信息,改机出自于正定县师范学院。 这机器伤影片啊,估计当年电影公司不敢提供影片给这机器放映。 欣赏一下动手达人的高级工艺 物资匮乏的年代阻挡不了人民的智慧。 本帖最后由 FU-23SJ 于 2025-3-4 21:26 编辑
致敬勤劳、勇敢、智慧的劳动人民! 我认为说它是文物一点都不为过吧?! 发现了有翻砂倒模工艺的部件了 本论坛前一段时间,有人探讨过手搓芯片的可能性。好像起因是美国人用芯片卡了脖子。 tsh1977 发表于 2025-3-4 22:29
这机器伤影片啊,估计当年电影公司不敢提供影片给这机器放映。
人都用上了当时很贵的灯芯绒做片门,和麂皮片门一样保护影片。 真正的高手出于民间。佩服的五体投地!:victory: sunjp1963 发表于 2025-3-4 21:25
本论坛前一段时间,有人探讨过手搓芯片的可能性。好像起因是美国人用芯片卡了脖子。
老大,我觉得吧,其实我们一直在“手搓”;P :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一直手搓,包括现在!手搓没毛病,不受限制,卡不了脖子!我理解手搓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lol 手搓达人厉害 楼主能否解答一下“间歇装置不是十字车模式,而是采用了时间齿轮模式(很先进的技术)”,
什么是时间齿轮模式?是局部有齿、局部无齿、间歇啮合吗? 见过手搓照相机,收音机,电视机的,就是没见过手搓电影机的,人家手搓的还是35毫米电影机。
起初看到时以为只是个模型,仔细观察一番后发现这是一台可以放映的电影放映机(还音和光源部分丢失),间歇装置不是十字车模式,而是采用了时间齿轮模式(很先进的技术),最惹眼的是电动机,采用的是串激式有刷电机,从磁场线圈到转子线圈全部手工绕制,连铁芯都是手工做的,电机两端的轴承座也是手工做的。输片系统所有轮子要么是木头的,要么是玻璃管的,最关键的输片轮,手工锉出来的。我的天,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啊。余年少时也做过一个电影放映机,虽然也能放映,但和这个比我那个就是个玩具。
根据机器上的螺丝判别,这台机器年龄很高,因为所用螺丝都是粗牙的,大概是五十年代末期完成制作的,这样算来这台机器的作者大概率已是古稀老人了,如有缘见到这帖子,请受我一拜。
透漏一点具体信息,改机出自于正定县师范学院。
长见识了,谢谢。 ym78321 发表于 2025-3-6 09:28
楼主能否解答一下“间歇装置不是十字车模式,而是采用了时间齿轮模式(很先进的技术)”,
什么是时间齿 ...
还真不太清楚,没敢下手拆开验证,但一定不是十字车,有点像蜂房绕线机 的时间凸轮结构。 fch768 发表于 2025-3-6 19:46
还真不太清楚,没敢下手拆开验证,但一定不是十字车,有点像蜂房绕线机 的时间凸轮结构。
奥,谢谢您的提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