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见到大巫了
本帖最后由 BDG326 于 2025-1-29 20:29 编辑今天午后天气甚佳,带着相机去附近的景点逛逛。遇见一个玩胶片座机的摄影玩家。看着他选机位,架机器,组合器材,取景,精确测光,试滤镜等等,等等。一个多小时一张没拍,还在等阳光的角度。
其间与其交流过,得知其今天用的是黑白胶片,家里还有暗室,等等后期设备。
我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专业玩家,真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我拍的照片是逆光的,大家凑合着看吧。 本帖最后由 崂山 于 2025-1-29 22:37 编辑
MT4S301 发表于 2025-1-29 20:35
大画幅,真的牛!
可惜还在用底片,如果是干板湿板就更牛了
结合楼主帖子文字、内容、图片、事实和思想 我特地写出了评论回帖:
古老的中国学术思维是完美的 整体的神秘的连续的模拟的
例如建筑,楼台亭阁门窗树木都是一个个整体不可分割 远远望去十分神秘 神秘到操作也需要盖上盖头犹如给处女开婚不可看不可说
它的底板像素是连续的感光粉它的所有因素都是一整套连贯的思维完美的感受其规则甚至严格的有些残酷 并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然而这种花费巨资代价历时久远打造起来的,璀璨惊人的文化积淀,在西方现代化数字分析分割下 不堪一击!
不信你看:
冷冰冰被称作”多层楼房“的水泥钢筋群体,它就自由散漫的大量迅速崛起,无论高度还是数量面积 古老建筑哪里是它对手啊。只能可怜地躲避在水域之中,依靠海水为屏障-------谁都知道的网络高墙又怎么能阻挡视线和大潮流? 掩耳盗铃成语不也是我们发明的吗;P
你苦心经营多年的美好底板模片,像新娘子一样神秘美好的操作感受----- 在新型廉价数码像机精准的彩色图像事实面前 被快速的击败,甚至是嘲笑
西方文化,虽然它是不完整的 分析分割离散的 冷冰冰无生命的甚至是不完美的 但是它老厉害了。
普通建筑、光学设备科技是这样的结果,经济规律上层建筑争执理论乃至色会注意实践 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
当然我的悲观,我的说辞不一定正确 那就欢迎您来批评 批判了。
呃 ----这里是摄影地盘 不妨把我上述言论作为摄影理论 ”模拟相机与 数字像机的战争“来对待 是否就能保住不被删帖 ?
大画幅,真的牛!
可惜还在用底片,如果是干板湿板就更牛了:lol MT4S301 发表于 2025-1-29 20:35
大画幅,真的牛!
可惜还在用底片,如果是干板湿板就更牛了
的确不是一般的牛,交流中我问他,这机子玩彩色的恐怕不方便吧,他说没关系用数字后背也可以玩,说着拿出一台哈苏给我看。你说牛不牛? 准备好,摄影师站旁边观察,手握快门线,择机按下抓拍 沙慕尼大画幅 BDG326 发表于 2025-1-29 20:42
的确不是一般的牛,交流中我问他,这机子玩彩色的恐怕不方便吧,他说没关系用数字后背也可以玩,说着拿出 ...
赤果果的炫耀啊,,,;P dali3301 发表于 2025-1-29 20:50
赤果果的炫耀啊,,,
其实这也正常,人家有资格也有资本,没必要刻意的低调啊。
作为我来说坦然的承认差距也没有什么丢人的。 有钱有闲,就是玩。 这是正宗的大巫!我也碰到过用大幅座机的大师,座机的镜头不是施耐德就是罗顿斯得,口水一地! 崂山 发表于 2025-1-29 22:07
然而这种花费巨资代价历时久远打造起来的,璀璨惊人的文化积淀,在西方现代化数字分析分割下 不堪一击!
不信你看:
冷冰冰被称作”多层楼房“的水泥钢筋群体,它就自由散漫的大量迅速崛起,无论高度还是数量面积 古老建筑哪里是它对手啊
你苦心经营多年的美好底板模片,像新娘子一样神秘美好的操作感受----- 在新型廉价数码像机精准的彩色图像事实面前 被快速的击败,甚至是嘲笑 ...
老中医在求饶:别~~别~~别砸了我的饭碗啊......:lol 精准测光那张拍的大牛。:victory: 摄影,大师是专业的:handshake 退休前那会儿也差点掉坑里!
前是我部门的一位女同事,与我同岁,早我五年退休了,
玩大画幅玩出了名,
又有一次我在杭州市图书馆借了一本黑白照片的书,
看得入迷,于是在网上找器材,在小红书、抖音上看各位博主的文章与视频,
于是在单反和手机上设置成黑白先体验小画幅的黑白摄影,
体验了几天就决定放弃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钱有闲想咋玩都可以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