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00:26:47

伴随我49年的手动绕线器

本帖最后由 jlabcd 于 2024-10-28 07:20 编辑

      这台手动绕线器是1975年7月份在公社广播站工作朋友送给我的(当年5月份我刚从生产队调到公社上班)。

       现在看这台手动绕线器是再普通不过的工具了,可当年在我眼中那绝对是一个“大件”工具呢。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个“利器”就彻底摆脱了手工绕制线圈的笨拙做法,绕制线圈的效率和质量均有质的飞跃。

       多年来这台绕线器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大小小地绕制了不少线圈(多数是变压器线圈),使用很顺手,多次乔迁我都精心照管,到今年足足有49个年头了,这49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讲时间不算短了。人就是这样。一生折腾,折腾一生,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看这台绕线机的质量,我是肯定不能陪伴它到底的,我总有没力气摇不动那个时刻。:lol

       照片展示的是2023年3月25日我擦拭这台绕线器的大致过程。擦拭后(加润滑油)使用非常顺畅。

       谢谢各位朋友的访问!:handshake


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21:24:04

忆童年. 发表于 2024-10-28 19:37
请问生产队主要是从事劳动体力活吧,而公社是干部坐办公室,对吗

       您说的对一半。当年到公社上班也不是全都坐在办公室工作的,有的话也很少,多数人都下到各个生产队或大队,俗称“下乡”,而“下乡”工作的人被统称为“公社干部”。

       公社干部下乡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生产队或大队搞好农业生产(种植粮食)。公社干部与农民是“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公社有事如会议等统一返回来,完事后再返回自己所驻的村社。有时下乡一住就是半个月,甚至连续一个月(时间长短依据每个公社的具体情况或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而定)。

       公社干部“三同”时不另外拿报酬,都是尽义务。“同住”就是睡觉多数是在农民家里,有的住在生产队的办公室(叫队部);“同吃”就是吃饭则是“派饭”,即轮流在所在是生产队各户家吃饭,即所谓的“吃百家饭”,每顿饭是一毛钱四两粮票(必须给),回公社后每天每人补助三毛钱(粮票不补),按下乡天数计算;“同劳动”就是参加生产队的具体劳动,农民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劳动多少公社没有统一要求,但要求都要参加。

       我是1974年6月份高中毕业的,因为出生在农村,所以毕业后叫做“返乡青年(这点有别于城里里的毕业生,人家叫做“知识青年”)。毕业后实实在在地在老家农村干了半年的生产队的活,那真是个体力劳动,真累呀。1975年1月2日,到当时县里开办的“五七大学”学习农作物栽培技术。1975年5月份,公社有人推荐我到公社上班,所以在5月13日“五七”大学还没有结业的时候就到公社上班了。我当时的工作是“中药材种植技术员”(上管单位是县医药公司)。
       不知不觉说多了!:lol
      谢谢您的鼓励和回复!:handshake

hujingdi 发表于 2024-11-2 14:53:22

本帖最后由 hujingdi 于 2024-11-2 16:51 编辑

那个时代爱动手的,基本都有,我也有一个同款,不列外。我爱放在窗口,干活,耐用,

下面做了个供线。用起来得心应手。

现在不干了,干不动,送给我的徒儿们了,他们接着玩,他们继续玩得欢,用得欢快。哈哈!

很好,有人接刀!

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20:22:17

沉默的鱼 发表于 2024-10-28 14:55
有了这个,效率提高了,质量也好。

       情况确实如此,赞同您的看法!:victory:

       我以前在《生活聊天》版块曾经发过一个帖子,说的是我在1974年前后义务为村民维修舌簧喇叭的事情。那个1000欧姆的线圈匝数不少,加之它个头小,漆包线又细,记得是0.07的,用手拿着线圈框架又占地方,绕线很别扭,最后只能做个长方形的小木块塞进线圈框架内,这样就方便了。还有个问题是圈数太多,一时半会绕不完,数圈还容易记错,只能是大概估算了(其实舌簧喇叭多几百圈少几百圈都能响,没有专业设备检测一般人听上去五明显差异)。有了这种绕线机情况就不一样了,几分钟就完事。绕制的线权还平整均匀,质量当然是提高了。

       说多了!:lol
       谢谢您的鼓励和回复!:handshake

gaoquanwang 发表于 2024-10-28 09:18:30

当年那是想不到的档次了。二个计数器,第一次见。

kinglin 发表于 2024-10-28 01:09:47

还能再干500年

一介书生 发表于 2024-10-28 05:25:47

对我来说,是满满的回忆,已经很多年没见了。

ywmxyz 发表于 2024-10-28 06:24:36

1977年我也用这种绕线机绕制过一个电子收音机电源变压器,竖直轮一小格是100匝。

WXK1981 发表于 2024-10-28 07:53:47

我也有一台一样的,现在吃灰中。

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07:59:47

本帖最后由 jlabcd 于 2024-10-28 08:10 编辑

kinglin 发表于 2024-10-28 01:09
还能再干500年

      它是铁,人是肉。保养好了再使用800年也没有问题。
      您的回复很幽默呀!:lol
      谢谢您的关注和回复!:handshake

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08:03:03

一介书生 发表于 2024-10-28 05:25
对我来说,是满满的回忆,已经很多年没见了。

       人就是这样,一个物件使用久了就对它产生了感情。当时刚刚到手的时候那个高兴劲不好形容,甚至没事的时候也拿出来摆弄一下。:lol
       尽管我精心保管,也非常喜欢它,毕竟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具,使用的时候少,吃灰的时间还是多。
       谢谢您的鼓励和回复!:handshake

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08:07:00

ywmxyz 发表于 2024-10-28 06:24
1977年我也用这种绕线机绕制过一个电子收音机电源变压器,竖直轮一小格是100匝。

       我第一次使用这台绕线器居然是维修自己家的一个舌簧喇叭,绕制一个线圈,阻抗是1000欧姆的那种。过去为村民维修这种喇叭绕制线圈都是用手工操作的,费时费力,效率还低,圈数还不准,只能估算。
       谢谢版主的鼓励!:handshake

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08:12:56

WXK1981 发表于 2024-10-28 07:53
我也有一台一样的,现在吃灰中。

       现在这种绕线器使用的比较少了,有先进的自动绕线机,效率更高,绕制的线圈质量更好,谁还是用这种相对落后的家伙呢!?
       我这台绕线机也是吃灰的时间多一些。
       谢谢您的关注和回复!:handshake

jlabcd 发表于 2024-10-28 08:13:47

       我上午有点事情,过后一并回复大家。
       谢谢大家的访问!:handshake

jckm 发表于 2024-10-28 09:07:12

这东西老爱好者比备,我也有一个。

任辉 发表于 2024-10-28 09:10:09

它比我年纪还大,赞!

轻骑漫步者 发表于 2024-10-28 10:35:56

我没有,那时候很想有一个!

谢谢。

躺骑 发表于 2024-10-28 14:51:59

DIY的基本武器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伴随我49年的手动绕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