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HIFI音响系统中的音响转换精度
一直有个疑问,这里提一下,希望专业的坛友指点一下:HIFI音响中通常要考察功放系统的失真度,这个没错。
但音箱中的喇叭作为一个电声器件,
首先是一个电感,它的电流是滞后电压的,所以他的做功并和功放输出并不是对应关系;
再有电感对不同频率有不同的阻抗,也会带来不同频率下有不同的吸收功率;
还有,音圈再震动过程中,不仅会带来自身的电感变化,也会感生出一些电压。
综上所述,这个系统的保真度如何评价?他真的能表达出原始信号的精度吗? 目前可达精度远远高于你的耳朵识别能力 所以有音箱的频率响应曲线。理论上,高保真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功放可以,音箱就难了 除了监听音箱追求的是频响曲线平直
其他音响追求的都是讨耳朵喜欢 yiguangqiang88 发表于 2024-9-25 09:07
所以有音箱的频率响应曲线。理论上,高保真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功放可以,音箱就难了
目前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晶体管电路追求精度是很容易的。
但电声器件这里,它能接收输入的功受到信号频率、自身震动等问题影响,应该是一个非常馄饨的系统
怎么可能。
你花个票去听现场音乐会,录个音在家放一下。
你一听就能听出来,现场的和录音的差别巨大。
总之就是失真+失真+失真。 没错,音响机械系统含有严重的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千分之一,-60dB)
功放和前级和DAC做得再好(诸如-110dB失真)也没用:lol
基本上功放只解决SID+削顶+交越三种就差不多了。。。 MT4S301 发表于 2024-9-25 10:18
没错,音响机械系统含有严重的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千分之一,-60dB)
功放和前级和DAC做得再好(诸如-11 ...
所以前级的保真措施,
更多的是满足心理感受了。 ghosthd 发表于 2024-9-25 10:23
所以前级的保真措施,
更多的是满足心理感受了。
也不是。
前级高保真可避免前级之失真“污染”箱子的“味道/听感”。否则您成千上万的箱子白买了;P ghosthd 发表于 2024-9-25 10:23
所以前级的保真措施,
更多的是满足心理感受了。
这个问题很复杂,也是发烧友产生玄学的发生地,也是最容易割韭菜的地方。我个人认为不管音响还是放大器都不可能完全反应真实的声音。最好的结果就是放大器与音箱系统的较好匹配,对于晶体管放大器来说假如带的是阻性负载的话还原指标还是很高的,但是遇到音箱来说音箱的喇叭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负载,不能对负载负载有很好的控制力就会产生非线性。 capa 发表于 2024-9-25 23:02
目前可达精度远远高于你的耳朵识别能力
这样精度应该很贵吧。 所以我认为音响系统的核心就不是电子设备,而是机械设备;P,毕竟放大器的原理在电子学中只能归到简单的那一部分,但拾音器、放音器本质上考验的是机械性能,而且即便在机械中也是比较复杂的那一部分 你听到的声音从音源到你的耳膜的传输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失真的过程
乐器只是利用这些传输失真让你感觉声音的感觉的区别以及更喜欢哪一个
音箱追求的就是对这个传输过程的还原,而已 正因为音箱的失真是短板(喇叭失真<1%的很少且很贵),所以电子部分失真再小遇到这短板也无用,因此我做功放要求失真比较宽,<0.5~1%即可。 本帖最后由 lsw8888 于 2024-9-28 12:36 编辑
现在同样一首乐曲放在不同的重放设备上都有自己各自的“味道”,这本身就是问题。:lol 总体能还原到90%以上就相当可以了,基本上进入天价的区间了。基于我当前有限的知识水平,我以为,目前还原精度高的应该是优质的数字系统,一切需由数字化调整并直接驱动。模拟功放,音箱用较多的电容,电感之类会导致多重信号延迟和畸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