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里面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后方的未婚妻对前方男友的思恋,随时抚摸男友送的用象牙制作的梳子。 隐约记得小学时候,我自己拥有的几本小人书中,有本主角小朋友叫阿福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大概就是越战期间小盆友机警勇敢斗M军或法军的故事,现在我快60了,印象最深的图案还是直升机带点往下耷拉的大叶片。 那时候南京也有越南人在南京,他们穿着蓝色的衣服,个头比较小,住在南京华侨饭店【福昌饭店】。
他们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学习汽车修理技术,其中有的在南京金陵运输公司学习汽车修理技术。因为我们国家援助给越南的汽车就是南京生产的【跃进汽车 】。
那时候,他们来中国学习,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回国的时候能够买一台缝纫机带回去。所以他们舍不得花钱消费,夏天的晚上,在新街口广场可以看到他们。
他们这一批人都是有背景的人,一种本人是英雄或者父母亲是英雄。 【南方日记】是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小说。 zxiaoyuu 发表于 2024-8-27 12:42
书名疑有误。当年流行的是《南方来信》,1964年前后风靡一时。
对!应该是《南方来信》,我也记错了。 文革前,读小学时看过《南方来信》。记得是叫《南方来信》吧?好像是那些越南南方的共产党人,遵从一项协议,集结北上后,他们的南方亲友寄给他们的书信,汇集成书的。 我读小学好像是3年级左右,我国对越宣战,在校长的办公室经常看到解放军画报,很多图片讲的是英雄事迹的故事 我隔壁村子10多年前有嫁来两个越南妹子的,后来有个跑了,骗婚的。听说一位还在。 上世纪六十年代见过越南人,是来煤矿实习的。当时一名翻译带着两名越南人在百货大楼买收音机,红旗8402,价格大概是180元上下,是一般工人小半年的收入,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负责接待的是百货大楼劳模营业员,熟悉各种收音机的性能。劳模营业员打开8402,边演示边介绍,收听中波时,要旋转收音机改善收听效果,这时一名越南人很清晰的说了句“选择性”,这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楼主说的《南方日记》,应该是《南方来信》吧 ?《南方来信》俺在大革文化命时看过,因为当时和越南亲如兄弟,这本书不算是禁书。
可惜后来证实是群白眼狼,越南的博物馆里就像是一个控诉中国历朝侵略他们的聚集地 上初中时看过一本《战斗的越南南方青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