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在沿海菜市场很容易买到,就说明去采的人多。你的图片似乎一大片都是,所以我说这是国外的。
国内同样是长成一团的,从菜市场买回家要一个一个分出来,扯掉足根,再加点“金不换”草叶炒一下。 藤壶不是两扇贝壳那样,而是像火山口。以前在买回来的鲍鱼壳、扇贝壳上发现过寄生的小藤壶,外形像火山一样,也在一只大的面包蟹身上发现过几个小藤壶。这玩艺如果长在海龟、鲸的身上,估计很不好受 JY陶石 发表于 2024-7-21 11:41
贻贝吧?有人叫海瓜籽,潮汕人叫做“薄壳”,还有一种个头特别大的叫做青口,淡菜。
您说的对,这个叫做“贻贝”,但多数地方把他叫做“海虹”,是海鲜的一种,用海边的人讲,贻贝是大众海鲜,因为它产量达,价格便宜,个人感觉它的味道也不错。
我孩子家在威海,每年冬季在威海过冬时经常吃。
有个有趣的现象,北方海域的贻贝几乎都是接近黑色的,但海南三亚的贻贝的外壳边缘却是绿色的,很好看,我还拍摄了照片。原因不明。
图片来自网络。
:handshake
我这儿老百姓也叫它海虹 jlabcd 发表于 2024-7-21 19:11
您说的对,这个叫做“贻贝”,但多数地方把他叫做“海虹”,是海鲜的一种,用海边的人讲,贻贝是 ...
可能黑色好吸收热量,毕竟北方太寒...
绿色好隐藏在海草里,利于生存..... 第一眼以为是一堆黑豆发芽了:lol jlabcd 发表于 2024-7-21 19:11
您说的对,这个叫做“贻贝”,但多数地方把他叫做“海虹”,是海鲜的一种,用海边的人讲,贻贝是 ...
这种大个的叫做“淡菜”,“青口”。在汕头打工时,一到秋天,市场上很多,工厂食堂经常买。在2000年前后,食堂拿的批发价,大约1块4毛钱1斤。现在到菜市场买,1斤要12块钱。 鲜就完了。 市场上卖的小个子是这样的,也有去壳的“薄壳米”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