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319hy 发表于 2024-7-5 01:56:02

我瞎折腾的LCR大体完工,请各位老师点评

本帖最后由 scu319hy 于 2024-7-5 02:00 编辑

原本是想给DIY的万用表添加LCR功能,结果不甚满意,于是转头来搞LCR。
经过几周的折腾。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电路图如下:

这版去掉了各种PTC和钳位保护电路,因为这些对测量有比较大的影响。
原理很简单,就是最基本的I-V法。
由MCU通过DAC产生激励信号,加在参考电阻和DUT的串联电路上
然后通过ADC同步采样参考电阻和DUT两端的电压。
计算出相位与幅值,判断出DUT类型,并计算出相应参数。

目前实现的功能如下:
10Hz, 100Hz, 1KHz, 10KHz, 100KHz, 200KHz共计6个测试频率
1.0v,0.5v两种测试电平(100KHz/200KHz测试电平减小到约1/2和约1/3,使用1R参考电阻时受电流输出能力限制,减小到1/10)
0v, 0.5v, 1.0v三种偏置电压(受电路设计限制,此偏置电压只是测试信号的偏移,并不加是在DUT两端的电压)
在屏蔽得当,测试频率适当时可以稳定分辨0.01pF,0.01mR的变化
电感由于测试频率较高,可以分辨0.1nH的变化,但读数不太稳定
D值最小分辨率0.0001,测试频率较高时,分辨率会有所下降
由MCU控制实现了简易的Buck降压充电功能给锂电池充电

为了测试LCR,自己DIY了一堆“标准”件。

其中有:
1R到100K的标准电阻(0.1% 10ppm贴片)
100n,10n的村田C0G电容
都采购自立创商城

2mR, 10mR, 50mR为1%精度采样电阻,用于验证低阻测量,如下:



低阻测量时,引线位置稍有变化就会引起几十上百uR的变化。改进了两回才稳定。

用10Hz测试一根电阻引脚

200KHz下测量其电感


测量一个特挑过的电阻,和参考电阻越接近,测量结果越准确

测量大电阻时,受分布参数影响,测量精度下降


电感测量



之前做电烙铁时绕的150uH电感,损耗比较小


测量100nF的C0G电容,D值已经没有参考价值


两个不同品质的1uF CBB电容



220pF的老式云母电容


干簧管的分布电容只有0.2pF,主要受引脚影响,引脚短点还会变得更小


用0.5v电平测量1n4148



随着加大偏置,其结电容明显变小

测量普通电解电容


品质较好的高压电解电容



上位机相关功能暂时还未开发,新版PCB还未验证。
欢迎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关于仿制:
欢迎大家仿制或改进。
目前我的最终版本还未确定,暂时还不能把PCB以及固件发出来。
电路大体不会改变了。后面最终版本确定后,我会把PCB,固件和制作要点分享出来。

qigong 发表于 2024-7-5 08:35:09

好,希望能够超过7.2k和lq9101。

sayno186 发表于 2024-7-5 08:49:21

支持一个,做得不错

wangxiangtan 发表于 2024-7-5 09:23:48

这是高手,高高手,

scu319hy 发表于 2024-7-5 12:00:40

qigong 发表于 2024-7-5 08:35
好,希望能够超过7.2k和lq9101。

7.2k是啥?
lq9101的用料比可我这个豪华多了。
我弄的这个物料成本估计30块都没有。
性能不指望有多高了,能力有限,尽力而为吧:lol

scu319hy 发表于 2024-7-5 12:01:07

sayno186 发表于 2024-7-5 08:49
支持一个,做得不错

感谢支持,欢迎提建议

scu319hy 发表于 2024-7-5 12:02:23

wangxiangtan 发表于 2024-7-5 09:23
这是高手,高高手,

我这哪里算高手,瞎玩儿罢了。
大师们都还没来点评呢;P

baihy19901105 发表于 2024-7-5 12:12:25

高手,羡慕自己能搞定!

pldjn 发表于 2024-7-5 15:33:40

4051的导通电阻对电压测试有多大的影响,可以可以再增加一颗4051,扣除其导通电阻的影响。

scu319hy 发表于 2024-7-5 16:00:38

baihy19901105 发表于 2024-7-5 12:12
高手,羡慕自己能搞定!

只要你想,你也可以参与进来,一起DIY的:lol

scu319hy 发表于 2024-7-5 16:16:08

pldjn 发表于 2024-7-5 15:33
4051的导通电阻对电压测试有多大的影响,可以可以再增加一颗4051,扣除其导通电阻的影响。

4051有两块
其中U1只负责控制继电器开关,实际测试信号是由继电器控制开关的。它对电路的测量没有任何影响。
继电器是我自己DIY的干簧管继电器,导通电阻小于50mR。对信号电平没多大影响。
况且测试信号的负反馈是直接从采样电阻上取的,这会极大得减少上游器件对测试信号的负面影响。

而U11负责采样回路的选路,它的导通电阻影响并不大。因为运放的输入电流非常小。就算对电压有影响,只要是线性的也没有问题。
U11对电路最大的负面影响来自于它的寄生电容。回头我打算尝试一下用双刀的继电器来消除它的负面影响。

mjzz123 发表于 2024-7-5 16:25:40

论坛高手 佩服 佩服

scoopydoo 发表于 2024-7-5 19:10:38

俺在 LCR 方面的知识仅限于如何简单地使用,实在是提不出什么有意义的建议。电路图俺看着吃力,主要是不习惯这种近年来流行起来的风格,俺还是喜欢老派的电路图。

另外,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吧,就是 1.65V 供电部分的那只电阻 R32,阻值标注有些不妥当,你可以标0.1R 或 0R1,但是标注为 R100 俺觉得不太好。

俺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就提到了器件数值标注风格不一致的问题,比如 R7 1.5K 和 R31 3K3 就是两种风格,当俺看到 R71 510 的时候,已经开始疑惑它到底是多大的阻值了。

scu319hy 发表于 2024-7-5 21:14:51

scoopydoo 发表于 2024-7-5 19:10
俺在 LCR 方面的知识仅限于如何简单地使用,实在是提不出什么有意义的建议。电路图俺看着吃力,主要是不习 ...

> 俺在 LCR 方面的知识仅限于如何简单地使用,实在是提不出什么有意义的建议。电路图俺看着吃力,主要是不习惯这种近年来流行起来的风格,俺还是喜欢老派的电路图。
大师不要那么谦虚:lol 电路你懒得分析的话,给点功能设置上的建议应该是信手拈来啊

你说的啥老派风格,流行风格,我都不明白啊,还请给科普一下呗:lol
我这纯粹就是自己瞎搞的业余风格,EDA软件里提供什么符号,我就用什么符号。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
毕竟是俺都是”自学成材“,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
不过,我自认为我这个图的主要信号流向和功能分区还算比较清晰。

> 另外,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吧,就是 1.65V 供电部分的那只电阻 R32,阻值标注有些不妥当,你可以标0.1R 或 0R1,但是标注为 R100 俺觉得不太好。
> 俺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就提到了器件数值标注风格不一致的问题,比如 R7 1.5K 和 R31 3K3 就是两种风格,当俺看到 R71 510 的时候,已经开始疑惑它到底是多大的阻值了。

感谢中肯的建议。混着标的确容易引起误会,以后改进
现在比较困扰我的是,在KiCAD中,位号和值的大小比较尴尬,很占位置,画不了几个器件,图纸就摆不下了。还改不了大小。
这么点电路,分层/分页看起来又怪麻烦。所以我尽可能用比较短的标识,然后电阻的位号放在框里。
结果,费尽心思放个适合的位置,换个DPI它就跑了...
要是它能自动放置标识就好了,我甚至都想亲自下场去改它的代码了,不过忍忍就过去了,毕竟画电路我是业余的

MT4S301 发表于 2024-7-5 21:22:32

楼主板子明察“毫”,实在厉害!
我的想法是,近年RLC器件大量表贴化发展,希望夹具之后能兼顾表贴;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瞎折腾的LCR大体完工,请各位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