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那个年代,一人一条化肥裤
本帖最后由 倒背电筒 于 2024-4-23 11:04 编辑我的老家在雁北农村,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部分的农民都还穿着自己织的老粗布缅裆裤。谁要是有条化肥裤,说明他在村里大小也算个人物。小日本进口的尿素袋子就是结实,里面衬一层透明塑料纸,外层用化学纤维织成。格外柔软细腻,比那黑粗布结实多了。做成裤子,耐磨经穿、笔挺好看。所以村里来了尿素,剩下的袋子,就成了一宝。干部们私下里就偷着分了。不用花钱,就能穿进口服装,别提有多风光。
“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化肥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裤裆里写着含氮量,隐约可见百分数。”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雁北农村流行的一首童谣,那里的孩子们都会唱。
尿素袋子都是白色的,上面的商标文字又多又显眼。用来做裤子必须染成棕色或黑色,才能盖住文字。也有些人未经染色就用来做裤衩,裤裆前后便分别有“净重50公斤”“含氮量45%”的醒目文字,成为笑谈。可那靛青染料,经雁北苦涩的盐碱水一洗,屁股蛋子上“尿素”两个大字,就会慢慢地显现出来,成了童谣中唱的那样。那几年,只要屁股上清晰地看到尿素两个字的人,不用问,准是村干部。
当然也有例外。听表哥说,邻村有个小寡妇,也是第一批穿化肥裤的人。她不识字缝制的时候不懂得把字挪对开,一个屁股蛋子上是个“日”字,另一个屁股蛋子上是“本”字,遭到人们的讥笑。大家都知道她和村支书有一腿,那个小寡妇只要从人前走过,有人就故意调戏问她:“你屁股蛋子上印的是甚字呀?”她说:“不认得!”于是有人说:“那是‘日’呀,连‘日’也不认得?”她说:“你姑奶奶就是不认得,咋啦?”
经久耐用的化肥裤一般农民兄弟穿不上,只有羡慕的份儿。表哥那时在兴荣区矿上挖煤,听他说,直到1972年夏,经有关部门批准,当地供销社才开始向矿上干部、职工供应日本产的尼龙尿素袋。每人限购两条、每条七毛钱。由单位造名册,经审批盖上公章后到指定地点统一购买。因为数量有限,此物仅限贫下中农子弟,地富反坏右谢绝购买。
两条尿素袋正好够成年人做一条长裤。所以那几年化肥裤成为矿区工人阶级的流行服装,令农民兄弟眼红。
在农村,因为这种化肥袋子多被社队干部弄走了,因此社员们意见很大,说社队干部搞特权。意见反映到大同市委,市委领导批评了开后门的事。决定今后尿素袋子必须公开定价后在各公社的供销社销售,社员们可以自由购买,这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舅舅说,那年刚过完年,大队里的四个小队,共拉回200袋尿素,准备春耕生产。队长在春耕生产大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动员报告。从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到阶级敌人随时随地妄想复辟反攻倒算;从斗私批修,抓革命促生产,到今年一定要夺取农业大丰收,吐沫星子都快吹干了。
最后,队长动情地说:“我再说一件小事:今年的尿素袋子,哪个大小队的干部们也不准私分。我们准备给春天上河的民工每人发一条,让大队上河的民工都能穿上结实的裤子。这是严肃的纪律问题,谁违反了这条,我就狠狠地收拾他!”
此后,许多社员也能穿上化肥裤了,表哥也喜气洋洋地穿上新装出工。他的白衬衣是面粉袋改的,胸前胸后盖有几个“面粉厂专用”的紫色图章;裤子虽经染过,但腿上的“株式会社”几个字仍清晰可见。
表哥说,那时知青们把尿素服称之为野战服。爬山涉水,所向披靡。还有人打趣道:衬衣上的几个图章点缀得恰到好处,自然而不脱俗套,穿上风度翩翩,有高等华人的样范云云。
化肥裤终于时兴起来了。小孩子穿上,大人再也不怕他们撒野磨坏了裤子。后生穿上,多脏的地里营生也不怕费裤子。尤其冬天套上化肥裤,腿上还挺暖和。但妇女们夏天不愿意穿化肥裤,因为裤子迎光一照,下身被描得清清楚楚。
后来我也有幸从表哥那里得到两条尿素袋子。母亲把袋子洗了一遍又一遍,再用深颜色的染料一染,破天荒地给我做了一条裤子。我高兴地睡不着觉,第二天穿着去上班很是风光。师傅们发现我穿了一条上面居然连一个补丁都没有的新裤子,露出艳羡的神色来。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竭力装出平静的样子说:“进口的,小日本造,这种东西就是耐穿!”
也有个别同事说风凉话:“看着挺帅,不值一块”,尤其在太阳的照射下,我的裤子上还能隐隐约约地显示出“株式会社”的字样,有人便在背后冲我大喊“株式会社!”我很生气,就回敬他们:“别眼红了,你想穿还没有呢!”惹得师傅们哄堂大笑。记得一个师傅问另一个师傅:“你说日本鬼子个子长得毬高高,狗日的尿泡还真发达啊?咋日鬼的能尿那么多?能提炼出那么多尿素来?” 十多年前俺在怀念版块发过,看不到了。:handshake:handshake 无悔君 发表于 2024-4-23 11:03
十多年前俺在怀念版块发过,看不到了。
找到了,前年重发到原创文学版块: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49674&extra= 第一次听说,长见识了! 那时候有句话说,有女要嫁工农兵,其中的农指的是粮农干部。 在东北农场,70年代有很多,我们没人用它做衣服,都用它做干活防尘的围脖,薄柔软很不错,再就是在宿舍用它蒙被子, 零几年时候邻居家门口电线杆子被某公司挂了个大红色横幅,对方前脚挂完横幅 邻居奶奶后脚就把横幅拆了,洗干净(完全洗不干净 红色染料哗啦啦的跟着水流)搓掉横幅上面印字的部分然后做了两条大红色大裤衩
奶奶重孙儿得到了一条 而我得到了另一条,当时我特高兴 嬉戏玩闹间当场就穿上了,可惜广告布的材料非常差(毕竟材料上就不是给人做穿的) 粗糙 没有韧性 非常硬磨皮肤 尤其是大夏天的出汗混合着掉色我穿了一下午就受不了了,当时人小又年轻爱玩一下午就把横幅红色大裤衩给造变形不能再穿了
横幅参考以下
那时看到城中村的同学穿着尿素库(我们也叫咯颤裤)我只有羡慕的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