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卖的12伏铅酸电瓶充电器小功率的不带风扇,正常吗?
我有一块12伏12安的铅酸电瓶,想买个充电器,网上看到充20安以下的好像都是不带风扇的,大功率的才有风扇,而平时看到电动车48伏12安的充电器也带风扇,是电压低到了12伏就不需要风扇,还是网上的产品减配置了呢? bg1trk 发表于 2024-4-7 08:26那就是这些厂家都用了一个标准,都超标50%。
如果大量厂家都这么做,目的恐怕是以牺牲电池寿命为代 ...
我以前测试过,新车,电瓶耗电到无法骑了,再充电,经过9个小时或者8.5小时附近,就充完电,包括修复时间。另外,想问一下,充电器的修复功能有多少实际效果?在修复充电时间里,对电瓶的存储电量有增加效果吗?如果一出现修复转灯,就断电,停止充电,这时电瓶电量能有多少%比呢? xinglong1115 发表于 2024-4-6 21:03
12V2A 的不需要风扇,发热量比较小,毕竟只有20多瓦的功率,我买过一个给12A的铅酸电池充电,用了2年多没 ...
你买的是带脉冲修复功能的吗?价格是多少位置的?我这个图上的小电流的整流二极管都是一个圆柱体外型的,而那个大电流的是带散热片的,前几天央视报道电动车充电器打假,有一个案件是用回收的旧充电器改装后当新的卖出了3万多个,获利40多万,还提到了苏皖联合查处在除洲附近的制假点,我在网上看到不少产品的产地是除洲 本帖最后由 jlfzx 于 2024-4-6 23:42 编辑
我画的12V充电 最高3.5A输入16~30 电路板微温支持太阳能电池供电
芯片型号忘了,明天上型号。
补充内容 (2024-4-7 09:22):
太阳能12v铅酸电池充电 芯片CN3767,官方datesheet有推荐电路图和PCB。
输出功率小,发热损耗不大,不需要风扇。
20AH的电池,充电电流2A。充电器11-14V、2A,折中按13V算,输出功率26W。
效率取下限按85%算,发热损耗不足5W。
次级整流管损耗1.4W,变压器约1W,剩下2W多落在开关管和RCD吸收元件上,各个损耗大的部位发热功率都不高,自然散热能撑下来,无需风扇。
次级整流管可能会比较热,实在担心散热的话,弄个U型金属片夹在整流管上,多少有点降温作用。 12V2A 的不需要风扇,发热量比较小,毕竟只有20多瓦的功率,我买过一个给12A的铅酸电池充电,用了2年多没有出问题 不看电压,看功率。 bg1trk 发表于 2024-4-6 21:36
输出功率小,发热损耗不大,不需要风扇。
20AH的电池,充电电流2A。充电器11-14V、2A,折中按13V算, ...
好像48伏12安的电动车充电器标称是输出1.8A的,而网上的充电器配12A电瓶的,输出是2A的,是不是不如1.8A的精准符合理论最佳充电电流呢? 95147 发表于 2024-4-6 21:45
好像48伏12安的电动车充电器标称是输出1.8A的,而网上的充电器配12A电瓶的,输出是2A的,是不是不如1.8A ...
铅酸电池的充电标准是1/10C,12AH的电瓶按标准来,充电电流应该是1.2A。
充电器提升到1.8A,也许是被充电电池用了什么新工艺,允许用较大的充电电流。也许是营销手段,标的大点显得比较足量吧。
如果你的电瓶是12V、20AH的,充电电流2A比较合适。
这个要看电路同设计,如果效率够高,用来发热的功率就小,元件在自然条件下被动散热就够。 bg1trk 发表于 2024-4-6 22:16
铅酸电池的充电标准是1/10C,12AH的电瓶按标准来,充电电流应该是1.2A。
充电器提升到1.8A,也许是 ...
我的电动车是48伏20A的,充电器都是标称3A的,别人的48伏12A的电动车的充电器是标称1.8A的, jlfzx 发表于 2024-4-6 23:19
我的12V充电 最高3.5A电路板微温
这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成品? 95147 发表于 2024-4-6 23:22
这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成品?
自己做的 带不带风扇与功率大小无直接关系。
如果所有器件实际温升在最差条件下没有风扇,也在设计范围,那就不会带风扇。比如以前基站烽火/X为 等300W/600W电源,为了环境使用提高可靠性,使用高效电路结构,采用了导热硅胶垫导热和大的叉指散热片,也没有使用散热风扇。
效率为王,以前修CRT彩电,有的机型电源管散热片很大还很烫,有的散热片很小却微温. 95147 发表于 2024-4-6 23:20
我的电动车是48伏20A的,充电器都是标称3A的,别人的48伏12A的电动车的充电器是标称1.8A的,
那就是这些厂家都用了一个标准,都超标50%。
如果大量厂家都这么做,目的恐怕是以牺牲电池寿命为代价缩短充电时间。
按标准充电,充电时间14个小时。按厂家给的电流充电,10小时完事。
让用户选,多数会选后者,毕竟一晚上都充不满的电池谁都受不了。至于电池寿命嘛,缩短电池更换周期也不失为一种盈利手段。
厂家盈利、用户提升受用使用体验,双赢,唯独用户的钱包要受点委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