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迷-529 发表于 2024-3-22 10:07:41

几十年前的亲身经历

70年代初,本村小学夏末招生,那时说是招生其实就是由大人带小孩到学校报个到,做个入学登记。
当时招新生的是由一名老师和一名贫协代表负责现场登记,记得当时是上午10点来钟,我带小表弟去报名登记,到现场后看到人还不少,当时老师正在为本村一名王姓小孩登记,就听老师问小孩儿姓名 年龄 父母姓名 家庭住址 家庭出身等项,小孩对答如流,小孩母亲站在一旁得意地微笑着。老师在登记表上一一填写着随即问道:你家什么成分?小孩不加思索的回答到:我家猪圈盛粪(在我们当地盛既装的意思),立刻引得现场一片哄堂大笑,只见小孩母亲立刻收住笑容,换上一脸尴尬。这时贫协代表略微提高声音一字一句的又说一遍,问的是你家是啥成份,小孩不解的瞪着小眼睛想了想高声答道:我想起来了我们家是茅房成份,此话一出满屋所有人都禁不住笑得前仰后合。好一阵老师说好了录取。
这件事说明一个问题,小孩从小就具备很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想象有时超出成人的想象。
瞎写几句莫见笑。:lol

一介书生 发表于 2024-3-22 10:26:16

哈哈猪圈盛粪

无悔君 发表于 2024-3-22 10:32:30

当年的调侃话题:成分------粪箕子;出身------裤腰带!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3-22 10:47:17

本帖最后由 量子隧道 于 2024-3-22 10:48 编辑

不是想象力丰富。
人听到语音,转换到概念,是个神经网络的匹配过程。寻求自己理解的概念之间的最优匹配而已。
小孩没有“成分”的概念,自然没有从语音“chengfen”到概念“成分”的匹配路径,于是只好匹配到他掌握的“盛粪”。
很多大人觉得小孩搞笑的点,背后都是类似的原因。

hgb 发表于 2024-3-22 10:59:51

有点意思:lol:lol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24-3-22 11:51:38

哈哈;开心一刻!!!

whxwj888 发表于 2024-3-22 12:28:21

AI绝对不会如此回答!;P;P

KDX 发表于 2024-3-22 12:54:49

成分,真不知道这个远去的概念何时会消失,最终只是史学家才懂的词汇

向荣 发表于 2024-3-22 13:54:39

我说一个我小时候的事情,当时我刚上一年级。有个同学报告老师说她的钱不见了。我的班主任姓夏,夏老师就问同学们,是谁拿了他的钱?教室鸦雀无声。一会夏老师拿来一盒火柴。她说要是现在拿出来我不处罚他。等了几分钟没人说话。这时夏老师说;我现在每人发一根火柴都攥在手里,等一会偷钱的人他 手里的火柴棒会变长。她又说等几分钟我过来检查,谁的火柴涨长了就是他偷了。我并没偷,但是我还是怕我的火柴棒变长,于是我悄悄把我的火柴棒折了一节。那个偷钱的也把火柴棒折了一节。这个同学在我前面,老师先检查他,看到他的火柴棒短了一截,就把他带到办工室去了。我很幸运,要是先检查到我,我还真说不清楚了。;P;P;P

shawking 发表于 2024-3-22 13:58:55

童言无忌。

jiedamotuo 发表于 2024-3-22 17:25:07

盛粪谐音成份,小孩子的想象力蛮丰富的。

鸿渐哥 发表于 2024-3-23 09:40:24

小孩思维没毛病:victory:

tyt722 发表于 2024-3-23 14:46:31

这小孩子应答时能“举一反三”,或可谓“天资”长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聪明无疑。:victory::lol

同安石 发表于 2024-3-23 15:09:04

从哪一年开始不写家庭成分了?

胆迷-529 发表于 2024-3-23 15:51:02

同安石 发表于 2024-3-23 15:09
从哪一年开始不写家庭成分了?

从197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取消家庭成份,统一改称人民公社社员。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几十年前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