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独往66
发表于 2024-2-12 18:17:20
002 发表于 2024-2-12 18:09
本人曾经发表多篇文章,得了少许稿费
厉害了,我的老师
分享出来,大家学习学习!
pengsg
发表于 2024-2-12 20:52:22
我也是电子报和无线电杂志的老读者,那个时期电子类报纸和杂志充实了自己的知识面和业余生活,目前纸质类电子报刊基本上都已经陆续停刊。这也许就是电子网络发展的必然吧!
dg306
发表于 2024-2-15 17:46:41
怀念电子报,订了很多年电子报,每年都买合订本,可惜停刊了,只留下美好的回忆。
dg306
发表于 2024-2-15 17:49:32
ccbw 发表于 2024-2-12 13:00
不要把原罪归于网络,最办报的方向出了问题,读者选择了用脚投票。有一个事情:读电子报这么多年,没见过 ...
言之有理。高见。
信天游syl
发表于 2024-2-15 19:28:23
电子报报刊现在也不知道还出不出版了。
piazini
发表于 2024-2-20 10:07:08
好久没看电子报了,想着找找,在别的论坛上发现,居然2024年1月就停刊了,可惜了。
独来独往66
发表于 2024-2-20 10:29:02
piazini 发表于 2024-2-20 10:07
好久没看电子报了,想着找找,在别的论坛上发现,居然2024年1月就停刊了,可惜了。
是呀,我看了几十年的《电子报》,现在休刊了,伤感中……
dabfxz
发表于 2024-2-20 10:48:27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中国第一代无线电人都记得潘人庸先生,第二代会记住程权,接下来的,会记住冯报本,后来的科普大师多了,大家会记住“无线电”杂志,再往后,记住“电子报”和“电脑报”。
问题是,随着AI,GPT的到来,他们除了退出,还能做什么?
回忆也会消失的!
独来独往66
发表于 2024-2-20 11:32:04
dabfxz 发表于 2024-2-20 10:48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中国第一代无线电人都记得潘人庸先生,第二代会记住程权,接 ...
……
随着AI,GPT的到来,他们除了退出,还能做什么?
……
是的,时代在 进步,科技在发展,推陈出新、日新月异……
都可以理解!
那些耳熟能详的报刊杂志,陪伴了无数矿友数十载,从春到冬,从少年到老年,从无知到大师……
这是一种情怀,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sun10851
发表于 2024-2-20 11:56:15
BG1TRP 发表于 2024-2-11 17:47
都是网络惹的祸!
再加上技术封锁、发行成本等等一系列原因。
不一定 都是网络惹的祸!是家电价格下降太大,维修市场严重萎缩造成的!
BG1TRP
发表于 2024-2-20 12:10:25
我觉得这个跟许多消失了的传统技艺、传统行当一样,当一种手艺或行当不能维持自身生存的时候,不论这个手艺或行当如何重要、如何有历史、如何辉煌,都必然会消失。
小时候在江西,镇上有篾匠作坊,制作竹家具、竹筐、竹篓,后来再去,作坊已经没了。镇上的油坊,传统的榨油工艺,用油锤的,现在也没有了。
还有好多各地的小戏种、手工艺、特色食品等。就连京剧也就是早晚的事。
至于原因,那是多方面。
vvv64
发表于 2024-2-20 12:26:25
srygg 发表于 2024-2-12 17:41
中学时代开始喜欢无线电,开始修音机。
那个时候电子报、中学科技、无线电杂志都是必买的。
后来再加了 ...
同感: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caiyongzhi
发表于 2024-2-20 12:35:18
我有好多这个报纸的合订本,最早的是1988年的。
独来独往66
发表于 2024-2-20 15:25:52
caiyongzhi 发表于 2024-2-20 12:35
我有好多这个报纸的合订本,最早的是1988年的。
报纸我一直订阅
合订本是断断续续买了一些
09120408
发表于 2024-2-20 15:47:35
当年的最爱,当时能买到的电子杂志、报纸都买。2千年左右好像零售1元,每个周末坐来回8元的公交车去市中心买,其它地方找不到。每年的合订本必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