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49|回复: 39

[杂谈] 父亲二三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2 2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父亲和我交集最密切的时候,是我刚刚懂事的童年。也就是文哥轰轰烈烈的时候。
   父亲是小职员,手工业单位工作。记得瞿秋白有一本书,叫【饿乡记程】,我的童年,也堪堪写这样一本书。一句话;吃不饱。和父亲的交集,就是吃不饱。
   所有人都会莫名其妙。怎么会吃不饱呢?按道理我父亲是居民户口,不是农村户口。有工资,有粮票,旱涝保收,怎么会呢?
   说到底,是父亲的钞票和粮票不够。钞票不够是世界性问题,就不需要我解释了,粮票不够,是因为轰轰烈烈的文哥,搞得粮食紧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居民户口中国人,都有不同的定量。一般来说;重工业单位工作人员,比如钢铁厂,搬运工,每个月粮票45斤。轻工业单位,每个月30斤。我小学生时期,每个月粮票18斤,初中,每个月21斤。高中,每个月24斤。
   许多人定量不够,就买黑市粮票。一斤粮票几毛钱。但是我父亲没有钱去买。
   本来正常年份,油水充足,这些粮食也是差不多了,无奈,粮食以外农产品的生产,弄不好就会被归类为‘资本主义的尾巴’,供应稀少,大部凭票,所以只能熬着过。
   大概父亲因为是苦出生,所以认为,饿肚子是天经地义的,只要饿不死就可以了。何况他崇拜伟大领袖关于吃饭的经典论述;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平常半干半稀。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道理,有了伟大领袖神的加持,饿肚子就变成理直气壮了。我一诉苦,他就和我扳指头;我定量21斤一个月,每天可以吃7两,早上一碗稀饭,中午4两干饭,晚上3两干饭,已经超过我的额度了。我无论怎么向他诉说早上10点,肚子就咕咕叫个不停,还是诉说晚上睡觉饿得睡不着,他两手一摊不耐烦了;睡着了就不饿了。
   一放学回来,我就到处找吃的。明明知道家里面不可能有什么食物,还是翻箱倒柜搜索一遍,哪怕是有几颗黄豆,也成为我的梦想。
农村户口也许好一点,虽然做的苦,回家要干农活,但是田间地头多多少少可能能够扒到一点番薯南瓜之类的。居民户口的因为没有自留地,干活不多,但是代价是把自己的信仰更改成猪的信仰,整天记挂着哪一点食物,那时候大多数人把物质归类变成仅仅二种;可食用的和不可食用的。
   吃不饱还姑且不管。我父亲还信奉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朱子家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余’,一大早就吆喝‘起床了起床了’。好像要更正我赖床的‘陋习’。现在想想,不仅仅吃不饱,睡觉也睡不醒。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肚子都吃不饱,谁还来管你‘庭余’的干净与否。只是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智商告诉他;我的肚子里已经很干净了。

   大家会说;饿肚子总没有饿死你罢?那确实是。但是,没有结果,却有后果。后果是什么?我高中毕业的时候,身高1米80,体重53公斤。走出去,别人都说我像竹竿似的,还有人说我像根电线杆。还驼着背。
   看来,粮票是个好东西。但是奇怪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粮票的地方,肚子反而吃的饱。

   父亲去世10几年了,我写这个,也没有抱怨他的意思,任何时代么,个人的能力和认识都是由不得自己的。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1-22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p1963 于 2023-11-22 21:59 编辑

50-60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过挨饿。不该把挨饿怪罪在父亲头上......你懂的.....或许儿孙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8: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不饱只能说是你家大肚汉多(开玩笑),我家从来没有吃不饱过,因为我家大肚汉少,就是穷缺钱,父母每个月发工资的最后一星期肯定揭不开锅了,因为没钱了,于是父母去厂里互助组借5元钱熬过最后一个星期,反正每个月都如此,都是最后一个星期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记得70年代初暑假,有天家里没米了,翻箱倒柜没一分钱,翻出几根水筹,就是挑自来水买的,1毛钱12根,于是拿上水筹去水站老太太那退,老太太说以后你们不挑水了?退了几分钱去买了米。关于粮票,家里从来没不够过,每个季度居委会发票证都是我去领,然后分门别类整理好用夹子夹着放箱子里,70年代初粮票1毛6一斤,我看看夹子里粮票多余有二三百斤,就拿了一百斤去黑市卖了16元,那时16元可是巨款啊!我藏着慢慢自己花,买冰激凌买蛋糕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8: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不错,准确反映那个时候的情况。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父亲也是60年生人,家里弟兄四个,我爸排老二,我爸从小就在家里不受待见,家里人都爱老大和老四。偶尔蒸一次白面馒头,只给我爸吃些馒头皮,白面瓤子都给老四吃了,家里甚至还打算把我爸过继给别人家。老大和老四最没良心,我爷爷住院生病花钱要弟兄四个平摊费用,老大媳妇死活不肯出钱,还说老大要是敢出钱她就去死!最后老大玩心眼让我爸把他那份钱垫上了,我爸老实,就给老大垫上了,如今几十年了不还钱!我妈去老大家里要钱,老大媳妇在家里撒泼耍赖就是不给!真不要脸的东西!我姑奶奶要给我爷晚年找个老伴儿照顾起居,其他人都没意见,只有老大媳妇死活不同意,你说这是啥货色!再来说老四,我爷爷把家里的家产基本上全留给了老四,跟老四在一起生活,后来因为年老多病瘫痪在床。老四因为得了家产,我爷爷家里70年代就有拖拉机,老四16岁就会开拖拉机挣钱了,后来80,90年代初期又搞汽车货运,开车搞货运只顾挣钱,所以老四是最有钱的。我爷爷瘫痪在床老四媳妇从来不伺候,请的保姆,我爷爷大小便失禁搞脏了床被,每次都是叫我爸爸过去清洗,别人一概不管。老四媳妇嫌我爷爷大小便失禁,搞得家里臭烘烘的,最后就不给我爷爷吃饭了,最后我爷爷是被活活饿死在床上!老四婆娘简直是狠毒的蛇蝎心肠!老三因为从小被家里忽视,成家立业后基本对家里的事情不管不问,对外声称自己是“野的”(意思就是自己好像不是父母亲生的一样),对家里人有仇恨感。我父亲一生受尽磨难,可怜一生,跟病魔抗争十几年,最终离开我们已有7年了。我父亲年轻时也学过无线电,留给我一本《少年电子入门》,在我年少时对电子电路产生兴趣,上大学选专业最终也走上了这条路,这也许就是他这一生留给我的最大财富。怀念我的父亲!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2: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农村的,八十年代初时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晚饭吃,晚上稀饭都没得喝,每天有三餐饭吃已经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4: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信仰一个理论。
不可以信仰一个人的理论。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5: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到今日,刻骨铭心的挨饿记忆只有两次。一次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是插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7: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前辈们的往事感觉挺好。

我是80后,九几年念书那会还是有些同学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回家口粮不够的。好在农村那可以用番薯混在米饭里吃,但仍管不了饱。我家老头做卖米生意(以前和粮站抢生意是不法),总能碰到没钱买一两斤米甚至赊米的。

2000年我到县城念高中,老头子每月给我100块的生活费,伙食费90,他说还剩余10块可以买别的东西。
一直在农村,见到了新世界,这10块钱,随便买本书,加上文具,还吃零食,还要养我的爱好收音机,到底还是不够的,也不敢问家里要,所以三年里饿肚子就成了常态。

现在的娃儿们,饿肚子是不能够了,却多有了挑食的坏毛病。
还不爱学习,整天就盯着大人手里的电子产品。
像我的大儿,就是一肚草包,活成了我最讨厌的样子。

不同的年代,挨饿的程度不一样,甚至挨饿的目标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7: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诶,都是同龄人,曾经的记忆很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挨饿 还能长到1米80,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7: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吃足饱 有益健康 无法吃饱 伤害身体 那三年 吃过番薯秧 玉米骨 各种野菜草籽 老师让我们 放学以后回家静卧 课上还让我们按压小腿 肌肉塌陷恢复不起来 是营养不良引起的浮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8: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凭想象认为农村种田的人会有东西吃,田头搞几个红薯,就能吃饱肚子......这些都是你的臆想而已,实际上农村更苦,对于我们苏北地区,当时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产量可伶的200-300斤/亩,而且都是水田,哪来的地方种红薯? 具体到改善的时间点是70年代,家乡的水田改造了成现在的这种格局,可以种一年2季,水稻和麦子各一季。80年代之后水稻才逐步增产,目前已经到一亩1200斤。
你还可能想象,苏北里下河地区那么多鱼,和螃蟹,不会饿的。其实鱼是多,但是不能当饭吃的,至于螃蟹,当时根本没人吃,都是一堆壳子,根本不抵饿的。
      楼主城市户口,就是国家人,吃喝不愁。至少我们这里1990年代还是这样的一个观念。吃饭可以凭证买国家提供的低价粮食,工作有国家安排,还可以继承上一代人的职务。这完全是农村人根本不可能想象到的皇帝的待遇。有了这么好的条件,还在那里说了那么多,不知道怎么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农民有2上缴(农业税和杂资费),平时还要上河工(农田水利),还要交公粮给城市的大佬们吃,国家户口的人享受了这么多好处,还在那里说什么受苦。就是到现在,70岁左右的农民有几个能拿到退休工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8: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ge 于 2023-11-23 08:30 编辑

关于粮票,广积粮不称霸年代,居委会还要求每个月每个人扣2斤粮票上交存起来作为战备粮,我们大概存了一年多,后来居委会都返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maxge 发表于 2023-11-23 08:15
吃不饱只能说是你家大肚汉多(开玩笑),我家从来没有吃不饱过,因为我家大肚汉少,就是穷缺钱,父母每个月 ...


偷藏16元如果被家长发现挨顿胖揍是肯定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