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SSD移动硬盘加强散热
做移动硬盘,首先要考虑的是发热量。市面上功率最低的TLC硬盘走NVMe接口的,是SN570,其次是宏基GM7,SN770和三星980也可以选,但读写时的功率比前二者高很多。选合适的SSD。1TB SN570只有13GB的SLC缓存,出缓后读写速度400-500MB/s,比宏基GM7差了太远,价格却更高。我的GM7 1TB花了319大洋买的,装主板上,存储到80%满之前,写入大文件始终1.8GB/s以上的速度,80%后降到600-700MB/s,对SN770和三星980也是碾压的水平。
解决待机烫手问题。GM7功率不高,但装海康MD202硬盘盒里,大量读写后,软件检测温度最高69度,69度其实也能用,硬盘盒外壳有点烫手。这个盒子在Win上弹出后待机也烫手,反正都9210B主控,我直接刷了佳翼最新固件1.32,还关掉了休眠,这下待机凉快了。
导热的改造。空气的导热系数比导热贴低2个数量级左右。鉴于之前买过两个佳翼的SSD大散热片,给P44Pro和990Pro用,送了很多厚度不一的导热贴,这下刚好派上用场。一顿折腾导热贴填缝隙,赶走空气。测试了下连续写入309GB文件,红外检测到硬盘盒子外壳最高点温度36.3度,软件检测到硬盘颗粒44度,在待机状态,硬盘盒子外壳最高点温度29.2度,可以说接近完美了吧… 本帖最后由 chipset009 于 2023-10-22 12:40 编辑
装硬盘盒里后,读写速度跟主板上没法比,但还是比普通U盘快多了。读写224GB,读取超900MB/s,写入接近700MB/s。
曾经怀疑过GM7白片或黑片颗粒,插主板上,两晚上不关机写入超60T,健康度剩余98%,感觉还不错… 本帖最后由 Jambalaya 于 2023-10-22 13:19 编辑
读写测试持续时间再长点,达到热平衡再比较外壳温度。外壳没变,外壳对外部空气热阻没变,按说相同发热功率下【这里先不考虑温升造成的电源效率和穿透电流涨】,基本热平衡后外壳应该温度更高点才说明散热更好内部热阻更小。
填充导热硅胶垫后热容量变大短时间温升小。
也可能是外壳均温问题,不均温时更关注局部极高点。
速度真快 Jambalaya 发表于 2023-10-22 12:55
读写测试持续时间再长点,达到热平衡再比较外壳温度。外壳没变,外壳对外部空气热阻没变,按说相同发热功率 ...
有道理。300G太小,可能还没热起来。一会儿我来一次全盘擦写试试,再看看温度 聚鑫电子 发表于 2023-10-22 13:37
速度真快
毕竟固态硬盘,价格高,快点正常 Jambalaya 发表于 2023-10-22 12:55
读写测试持续时间再长点,达到热平衡再比较外壳温度。外壳没变,外壳对外部空气热阻没变,按说相同发热功率 ...
存的东西捣腾出来,来一次全盘擦写,擦写平均速度680MB/s,然后再捣腾回去,目前总计写入量68258GB。
软件检测最高温度43度,红外检测外壳最高点37.2度,位于9210B主控位置。看来发热不算大,散热也还行? 本帖最后由 iffi123 于 2023-10-22 19:53 编辑
外壳烫说明热量传出来,最怕那种塑料盒子,摸起来冰凉,里面象火炉
有的m2盒子吹牛铝外壳,里面是个塑料,外壳靠推进去,散热垫没P用,挂羊头卖狗肉,散热怎么可能会好?
iffi123 发表于 2023-10-22 17:53
外壳烫说明热量传出来,最怕那种塑料外壳,摸起来冰凉,里面象火炉
有的m2盒子吹牛铝外壳,里面是个塑料 ...
推拉的都不行,一次冲压成型,生产成本低。早期多数都这种壳子,后期个别厂家改成拧螺丝的了,结果很多厂家也跟着改了。
海康这个铝壳子,指示灯如果不在侧面会更好一些,再者蓝色的灯太刺眼,感觉绿的或红的要好点 这些导热硅胶垫什么牌子的? ksradiooo 发表于 2023-11-4 14:51
这些导热硅胶垫什么牌子的?
买佳翼神奇一号SSD散热片送的,送的东西质量不会好,只能认为比没有强。 这海康硬盘盒外壳是塑料的? ksradiooo 发表于 2023-11-4 16:48
这海康硬盘盒外壳是塑料的?
铝的。塑料的还得了,SSD不得热得像烤地瓜 chipset009 发表于 2023-11-4 17:02
铝的。塑料的还得了,SSD不得热得像烤地瓜
你这个移动硬盘现在当作优盘使用么:D ksradiooo 发表于 2023-11-5 12:42
你这个移动硬盘现在当作优盘使用么
就当U盘用,否则没有必要买盒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