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文和友,把现代建筑海信广场打造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沙的老模样,成为一个....
“文和友”之所以能成为长沙标志性的名字,最大的原因还是海信广场的“文和友”,这是一家集城市文化和地方美食于一体的原创公共空间。这里的装修全部都按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格设计,除去适合拍照之外,里面的东西也非常好吃,严格来说,这里更像是美食街。文和友用7层楼重塑了长沙市井老街文化,涵盖了十余个核心景点,复原了150多间老长沙民居,每年接待上千万消费者。在这里,文和友还原了一段消失的老街——永远街,集合了三十多家经典长沙小吃。
今天,餐饮板块是文和友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和很多餐厅一样,文和友也有自己的特色菜。文和友外面经常排起长队,那都是等餐位的人。“很多人以为文和友的翻台率不高,其实我们的翻台率很不错。”冯彬说。文和友的菜单做得很有特色,除了主打招牌菜,后面就是10元、20元、30元分类,这样的价格分级非常简洁明了,很有利于客人做出点菜决定,提高翻台率。
更重要的是,这里吸引人的不仅是美食。在文和友,不仅有湖南著名相声演员大兵创立的包含老长沙式的幽默“笑工场”,也有用复古而创新的近景魔术表演的“男巫公会”。在文和友这个社区,食客可以去隔壁的铜铺街彩票店试试手气,也可以去银河录像厅看看电影,玩累了可以在述古书店看看书,体验最真实的市井生活。文和友还与长沙市天心区民政局合作,设立挂牌婚姻登记处,在这里可以看到新中国建国以来不同时代的结婚证,也可以在此预约婚姻登记。
此外,文和友特意为当地的特色农业,提供了展示空间。宁乡花猪场里,“文文”“友友”和“泡饭”三只小花猪幸福生长,宁乡花猪肉也成为文和友的特色美食;在“望城荷花虾”钓虾体验场,吃着宵夜畅谈江湖人生。
文和友实现了从餐饮门店向一个综合体的转型,打破了整个中国商业地产的思维惯性。
资本的“力量”,某种意义上有些意义,只是物换星移原来的风貌“韵味”再现难度不小。:lol 小时候吃过葱油饼,糖油粑粑,还有米粑粑,烘糕都是大米浆做的,现在有的地方都改成面粉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糖油粑粑,纯糯米磨浆,然后放入低温度的油锅里煮熟,而不是用油炸熟,而油锅里放糖,糖在锅里融化而不焦,裹在糯米粑粑上,所以吃起来特别甜糯, 浓郁的生活气息,感谢楼主的分享。 这一组照片拍摄的很不错。即是历史的记忆与再现,也是老年人的一种技艺回味。好! 这个不错,可以去看看。。。:D 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难得,很有味道 非常不错,很有味道! yzy123 发表于 2023-9-1 11:02
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难得,很有味道
8月中旬拍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