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专业解答
家乡农村只有解放前留 下来的房子才是这样的结构
祖父解放前后时间就分到斗地主浮财的这种小瓦结构的三间二厨院子 以前,特别是南方下雨多,房上瓦片没有现在的防水性能好。由此,催生出一个职业---堵漏。有一篇小说《堵漏》讲的就是这行业的一对师徒,在长期的揽活做活的过程中,体现的职业道德及人性的故事。 这种烧制瓦片几乎没有继续用了,修老房子的瓦片来源不容易找 本帖最后由 FYWFYW 于 2023-8-23 11:12 编辑
上山下乡时当了几年泥水匠,盖过房上过瓦,当时屋面斜坡上先订屋面板,再钉上油毡,上面钉横条压住,顺势再挂上一层大瓦,(不是那种小泥瓦)一块压一块,互相之间不用抹灰,这房孑结实不漏,屋面因有木板打底,人在上面蹦也没事,太结实了,后来才知,农村不少房揭开瓦即见天,根本沒有屋面板 本帖最后由 老实泼皮 于 2023-8-23 19:14 编辑
jlabcd 发表于 2023-8-21 23:05
吉林这边很少使用这种小瓦片,给我的印象是多在南方使用。
这种“u”型瓦片我了解的不多, ...
印象中东北民房大多用比杂志幅面还大的砖红色机制瓦,在四川叫“洋瓦”的做屋顶,不知道是受日本还是前苏联影响。洋瓦相扣的结构很复杂,一直没有去了解多匹洋瓦上下左右是怎么扣合的。
学习摄影当以亚当斯区域曝光为规、矩,应该先学习黑白控制光影表现再玩彩色。观现下彩色摄影速成者,就像在某种语言环境中能够熟练使用该语言,却不懂语法;又像某非外国人而唱外语歌者,模仿得惟妙惟肖,而表情却出卖了歌者。
摄影是光影语言,全色盲患者哪怕是拍摄彩色照片,或者比正常人更敏感,造诣更高。 南门里 发表于 2023-8-22 07:39
祖屋是土坯房 每年春季 屋顶需要抹一层泥 大约要用两畜力车的土 到了夏季 几场豪雨会将屋面冲刷的又薄了 ...
我家祖屋在河北昌黎,说是有三百多年,直到唐山大地震才坍塌。 看到标题,想到小孩子调皮,人们会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这瓦非常密集 屋顶份量不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