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xuejun 发表于 2023-4-21 09:44:25

ym78321 发表于 2023-4-21 09:19
楼主手到擒来,妙笔生辉!

为什么有朋友说“这个管子线性不好,跨导低,能够承受很大的瞬时电流,用来做 ...

经试做试听,6p13p的声音不但不尖锐,不刺耳,还比6p3p清澈,比EL34浑厚。所做的线路是院长的6p13p三接的,所以,选择好线路很重要。

ym78321 发表于 2023-4-21 10:09:17

sxxuejun 发表于 2023-4-21 09:44
经试做试听,6p13p的声音不但不尖锐,不刺耳,还比6p3p清澈,比EL34浑厚。所做的线路是院长的6p13p三接的 ...

奥,这是很好的经验。看来需要自己亲自验证。:lol

3ykt123 发表于 2023-4-21 11:40:03

院长,设计一个五极管接法,但是三极管线性的电路给大家玩玩吧

jupeter 发表于 2023-4-21 12:36:59

3ykt123 发表于 2023-4-21 11:40
院长,设计一个五极管接法,但是三极管线性的电路给大家玩玩吧

这个线路中,有三处采用了负反馈,就是为了改善线性啊。
第一个,是第一级电压管,增加了阴极负反馈电阻,使第一级的线性进一步改善。
第二个,是第二级功率管,屏极到栅极的并联电压负反馈,有效地降低了输出管的内阻,提高了线性,由于这只管子的放大倍数挺高的,所以这个反馈的深度是足够的,效果也会是很明显的。据国内外烧友研究和验证,屏对栅的负反馈可以在不易引起相位畸变的前提下,有效地将五级管的表现拉向三极管的表现。隔壁论坛的J版也在10多年前就开始在五级管电路中采用这种形式来改善性能,如纯二、纯六等。
第三个,是从输出端到输入管阴极的环路负反馈,这个是传统的做法,全面改善整机性能,整机的失真度、信噪比和频率响应都可以得到保证。

三处的负反馈深度都经过反复测算,不会出现过深的情况,避免出现音质恶化的情况。我为了减轻电路设计时计算的劳动量,自己建立了一套计算工作点、失真度、增益和负反馈的电子表格,经过几十个电路的试算,以及已经推出的多个电路被烧友实作验证,反响还是不错的,所以这一点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的。:lol

jupeter 发表于 2023-4-21 12:40:14

ym78321 发表于 2023-4-21 09:19
楼主手到擒来,妙笔生辉!

为什么有朋友说“这个管子线性不好,跨导低,能够承受很大的瞬时电流,用来做 ...

在网上能分辨出对方说的是真话、瞎话还是胡话,这很重要。;P

bg1wa 发表于 2023-4-21 13:11:00

院长您好!您多次强调6P13P,第8脚电压稳定的重要性。您作为电路设计者初衷,是为保证电路性能的最大化,所以,还是不要随意简化为好,我们要尊重设计者劳动。如果,为了商业利益,降低成本~~~~

jupeter 发表于 2023-4-21 13:28:52

bg1wa 发表于 2023-4-21 13:11
院长您好!您多次强调6P13P,第8脚电压稳定的重要性。您作为电路设计者初衷,是为保证电路性能的最大化,所 ...

8脚帘栅极的电压的稳定性很重要,但是达到这个目的方式却不是唯一的,所以才会演化成多种获取的方式。形式不同可以让制作者根据手头的器件合理取舍,便于装制。至于具体哪一种是最好,恐怕也难以严格区分。帘栅流在中小音量下是基本恒定的,这个阶段帘栅压也不会明显变化。只有在接近最大音量时才开始突变,因此帘栅压稳定电路性能的好坏,主要是影响了接近最大不失真音量处的失真度,多给几个形式,可以留给装制者以启发,由他们自己定夺,这是我的初衷。:lol

fsnzman2016 发表于 2023-4-21 14:02:54

以三楼的图大概算了一下,屏极加二栅,功耗21.6w,看来行输出比较能超啊。

hck851522 发表于 2023-4-21 20:59:33

瓦数和三级接法的相差不大,请问老师,标接和三级,那款较理想呢?

jupeter 发表于 2023-4-21 21:16:44

hck851522 发表于 2023-4-21 20:59
瓦数和三级接法的相差不大,请问老师,标接和三级,那款较理想呢?

就这个管子来说,按照我出的两种接法的电路,标接出6W多,三接出5W,标接出力比较大。但是从线路的简繁程度看,三接来的直接了当,避免了帘栅压的麻烦。从阻尼来看,上述标接电路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减低管子的内阻,提高阻尼能力,但是相比三极管接法还是要差一些距离。失真度上看由于补偿和反馈到位,两种接法应该差别不大。
以上对比,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选择。附上三极接法的帖子: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1056&extra=

超人胆 发表于 2023-4-22 08:56:34

超人胆 发表于 2023-4-22 09:47:45

jupeter 发表于 2023-4-22 10:51:06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3-4-22 12:12 编辑

超人胆 发表于 2023-4-22 09:47
我单端和推挽机都装过,同一个型号管,如果单端机不失真功率是10W,那推挽机基本上是20W,

我看了你这图 ...

“同一种管子,推挽的功率是单端的2倍”,很多人都有这个观点,流传多年,其实是不确切的。
这里我来试着说一下。
1、在相同的高压供电情况下,同一种管子,推挽的功率确实是单端的两倍,无论是甲类还是甲乙类。例如6P1,250V高压,单端出4W,推挽出8W,高压不变,输出功率就是这个数。想出大一点的功率,推挽下还可以提高高压到280V,勉强到10W。还有,6P3P,250V供电,单端出6.5W,推挽出13W,想功率再大点,提高电压到300V以上,出到20W。这还仅仅是推挽条件下,甲乙类能提高点电压。如果是纯甲类推挽,受屏耗限制,电压还真不能随便提高。
2、在改变高压条件下,同种管子,推挽的功率可以是单端的不止2倍,也不止4倍,而可以是好几倍。原因是:单端下,只能是纯甲类工作,受屏耗限制,单端的高压不能太高,所以输出功率是受限制的。而推挽情况下,如果是纯乙类,则管子是半幅工作,高压可以很高,则输出功率就只受管子耐压的限制了。当然管子的平均屏耗也受屏耗参数的限制。例如6P3P,高压提高到400V,甲乙1类推挽可以出30W以上,这已经是单端的5倍了。如果再做到甲乙2类,推挽可以出到60W上。是不是快10倍了?这可不是我信口开河的,我是看着RCA的说明书写下这段话的,而且也是可以用负载线来验证的。更有甚者,FU7,虽然管芯同6P3P几乎相同,仅仅只是把屏极引到顶部,提高了耐压,就显示出了高压的威力,在600V高压下甲乙1类可以输出50W以上,甲乙二类可以输出80W,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达到100W!这还仅仅只是一对儿FU7!再冷静下来想想单只FU7要是做单端,能出多少功率?这能比吗?

所以那种以讹传讹的观念,从现在开始,可以放弃了。

最后再回到6P13P,受屏耗的限制,目前单端已经超屏耗,拿来当6P3P使唤了,才出6W的功率。做推挽,出24W还是比较保守的,以这只管子的耐压,如果想放荡一下,出30W以上也是轻松拿捏的。只不过考虑到家庭使用,20W以上已是绰绰有余,为了降低牛的难度,我才保守地选择了24W的输出,不仅没高估,反而是迁就了。

HD711 发表于 2023-4-22 13:22:05

我买的第一辆车,说明书上写着排量2.0,可载重400公斤,之前在单位开的货车,排量1.8,可载重1.2吨,实际上拉过4吨都没问题,细想一下,道理跟楼上院长分析有相近之处:lol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2023-4-22 14:16:44

本帖最后由 刀尖踢踏舞 于 2023-4-22 14:18 编辑

超人胆 发表于 2023-4-22 08:56
问,史终有个疑问,管子的特性曲线图是不带稳压的,我们装机把栅压搞成稳压但阳压是没稳压的,如电压变化升 ...

屏压变动导致的曲线变化比不上帘栅压变化来的大,尤其是这种帘栅压和屏压差距大的管子,变化更大,相反像6P1这种,帘栅压高于屏压都可以,对曲线影响不大。

所以帘栅极稳定很重要,而稳定的帘栅压,正是抵抗屏压变化的利器。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6P13P标接单端的几种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