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尔文夹 短路测试 最标准的是?
开尔文夹 短路测试 最标准的是?短路试验:在非常小的测量电阻mΩ档位下,测试电流流过电阻之后,产生的电压信号非常小(最大几个 mV),所以测试引线的位置、长度和形状可能对测量产生影响。
again81 发表于 2023-4-19 16:35
短路板比较可靠,接触面积大。
先学习理解4线测量原理了再说吧。
在这里只要加入电阻不为零都是增加了调零误差。1微欧是什么概念,1米长的铜条要比水桶粗电阻才小到1微欧,短路板电阻我看不会小于10微欧吧。 本帖最后由 pdshyh 于 2024-5-29 12:41 编辑
模拟了四线测量开尔文夹子接触电阻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只要夹子尽量测量电阻根部减少电阻脚长短对阻值的影响,开尔文夹子接触电阻对电阻测量阻值应该影响很小,只做了模拟测量没有实测。实测万用表电压档内阻10G,用1G内阻的普通万用表模拟和这个结果一样,有一个问题请教,使用的NI Multisim 14.0版本,电流计没有显示是什么原因。谢谢。 快乐年 发表于 2024-5-28 12:57
一会找找出来标记一下,谢谢、
四綫的綫也有不同顔色,電壓端的兩條綫的顔色確定就可以了。
15979399122 发表于 2023-4-19 16:25
线材还有电阻,插头与插孔之间也有接触电阻。
这是四线制开尔文接法,你说的这些电阻对测量没有任何影响 本帖最后由 swp 于 2023-4-19 20:15 编辑
我感到用开尔文夹也仅仅是在两线的基础上提高了一点测量精度而已,做高精度测量还是不行的。因为开尔文夹的开发目的是为了消除两根线的附加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具体到做什么材料的测试来说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没考虑进去。比如用图中的夹子测电阻丝,误差依然很大,就是用上6位半的表甚至达不到精心设计电路方案用4位半测的结果,原因是夹子夹住后有很大面积的接触阻值不确定性。这种随机变化的附加误差大大降低了高位表的身价。正确的做法是用独立的电流源给被测线的两端送电流,如果是高精度恒流源可以用普通鳄鱼夹就行,再用精心设计的点接触式电压取出线把电压信号送仪表内测量。这里头点接触极为重要,也就是说越尽量接近理想的“点”,测量的随机误差越小。这种方法我用过,电压取出夹子是用垃圾铁鱼夹改的,一侧牙用陶瓷绝缘,一侧用电阻陶瓷体做骨架,焊上相对于导线横截面位置的银皮,银皮是从钽电容外壳拆出来的。这样就有了确定的点位取出电压信号。我做的分流器都是用这种方法来的,实践证明还是可行的。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就是电压取出点一定要小于电流送入点的长度!
开尔文夹如果是用于有低电阻引线的器件测量还是可行的,这是因为引线的电阻相对于电阻体来说那点接触不确定性的影响很小。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四线测量看似高大上看似高大上,但也要具具体分析,制定正确的行动方案。能把8位半玩成6位半的是土豪,能把四位半玩成五位半精度的是匠人。 最前面的图一和图二是正确的(其它图片都是错误的),是Kelvins测试夹标准短路方法。
Hioki的用户手册上说正确的方法是这样婶儿的 :lol 两个夹子上分别有电流端和电压端,短路时应该电流端和电流端直接搭一起,电压端和电压端搭一起这样才是正确的接法。如果夹在一起时电流端和电压端是相互隔开交叉连接的,就是错误的。不信可以把两个接法都试一下,看看哪个误差大:lol :victory:应该用“短路版”。 数字电桥LCR用短路版:victory: 本帖最后由 yfbdsm 于 2023-4-19 13:40 编辑
zjw631114 发表于 2023-4-19 13:27
应该用“短路版”。
谢谢
数字电桥LCR是用“短路版”
zjw631114 发表于 2023-4-19 13:27
应该用“短路版”。
楼主表分辨率到1微欧,短路板电阻相对1微欧误差很大了在此不是最好的。 好帖子。 红河310 发表于 2023-4-19 13:50
楼主表分辨率到1微欧,短路板电阻相对1微欧误差很大了在此不是最好的。
学习了,谢谢 ;P我不管你、我、他、她用什么“方法”,只要没有消除接触电阻的影响,这方法就是无效的。 线材还有电阻,插头与插孔之间也有接触电阻。 短路板比较可靠,接触面积大。:) 本帖最后由 yfbdsm 于 2023-4-19 17:18 编辑
红河310 发表于 2023-4-19 16:51
先学习理解4线测量原理了再说吧。
在这里只要加入电阻不为零都是增加了调零误差。1微欧是什么概念,1 ...
谢谢,又学习了: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