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 发表于 2022-11-12 21:15:18

CV408(A1714)推CV4062(A2134)小单端

变压器是按200-0-200来定制的,经过两只6X4并联整流后可以获得约220V的电压(考虑整流管压降和扼流圈压降)。电压相对A2134来说有点高,但可以适应更多种类的推动管,或获得更高的增益。只要帘栅电位不超过165V,不超最大屏耗,屏极电压可以适当高一些。
A2134工作点大概为屏极210V,帘栅165V,偏压-10V,阴极总电流约45ma。输出牛5K(手头也只有5K牛)。

argo 发表于 2022-11-12 21:28:00

推动管选了很久,手头能用的管子很多,A2134很容易推,后来干脆就用了这个比较冷门的管子A1714,都是GEC的管,电源电压也合适。
A1714曲线不是很好,用在音频上问题不大,何况适当的失真可能更讨好耳朵,就试试再说。
因两只6X4最大整流电流理论上可以有140ma,但必须留有充足的余量,所以推动部分我没有取更大的电流(曲线上10ma的工作点应该更合适一些)。
这里选择的工作点如下,负载电阻10K,屏压132V,电流6.7ma。此时可以获得约25倍放大。
栅偏压-2.5V,输入幅值较大时有点靠近曲线弯曲部分了,先试试看再说。

argo 发表于 2022-11-12 21:47:21

制作过程简单说一下,有点点小小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铝板开孔比铁板容易,但铁质材料更适合做机箱。手头没有合适的,还是选择了木框+铝板,都是以前买的,不用可惜了。
一把曲线锯,一把电钻,一把电磨,基本能搞定大部分DIY开孔,精度一般。仔细点,慢慢来,多练练,熟能生巧。


喷漆,这个颜色有点土,不要喷我啊,我买的紫铜金,喷出来没一点金的感觉。本来想跟牛盖颜色一致,但最终效果不太好。


喷漆一点小经验:
1、一定一定要表面清理干净,打磨抛光,洗干净,不能有一点灰尘。哪怕一点点灰尘喷漆后都很明显。
2、要有耐心,一定要保持距离,移动时距离保持一致。每次只喷浅浅一层,多喷几次。
3、喷漆时不能有风,不然很容易形成颗粒。切记!
4、基色晾干后喷一层2K清漆,这个有点小贵,但效果很好,硬度也可以。基本可以媲美烤漆(当然硬度和附着性还是有差距)。
提醒一下,2K清漆是一次性的,一瓶可以喷0.5个方,为避免浪费最好同时准备几个待喷漆的物品,打开后一次用完。

argo 发表于 2022-11-12 22:05:04

焊机过程跳过

母线接地,不是最佳接地方式,但最方便。处理好也能控制好噪声。
这里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就近接地?
什么是地环?地线形成一个圈是环路,前提是“环”,若中间填满呢?是不是可以看成是一条很粗的导线?机箱的铝板或铁板或铜板是一个整体,没有镂空,为什么不能就近接地?动辄几毫米的板难道还担心电阻过大么?

用料一般,清一色的思碧,早年囤积的。喜欢ATOM和39D系列,53D电源用用还可以。RCA是甬生的,输出座是轻飘飘的英国DELTRON。
管座是多年前收集的进口7脚座,当时很便宜,缺点是引脚太近,我做了一些转接板,顺便当避震板用,四周开了铆钉孔方便搭配。

argo 发表于 2022-11-12 22:15:48

完成后的样子。想象中的土豪金变成了土鳖。所有焊点我都用了防锈漆保护,南方太潮湿。注意有些防锈漆里面有金属粉的,不要弄短路了。


来几个外观







先听个响,还没有加大环反馈,后面慢慢调整。所以先不上听感,跟在役的300B单端和EL84推挽对比,各有所长。

目前电路如下,工作点与设计偏差不大

jupeter 发表于 2022-11-12 22:31:14

看来推动管的放大倍数有点紧,留给负反馈的余地并不多,不换管的话,可以把屏极电阻适当加大点,多换来一些增益。末级帘栅极的电压比较棘手,不过楼主不惜工本,处理的好。整体设计过程按部就班,高手!:lol

richardshui 发表于 2022-11-13 00:03:17

请教楼主,2134帘栅极不需要电容接地?

argo 发表于 2022-11-13 08:38:47

A2134帘栅这里不接电阻。另外说一下,帘栅稳压部分,除1K电阻是两声道分开外,其余部分是共用的。
帘栅电流大概为【(220V-164V)/(3.3K+1K//1K)】/2≈7.9ma
每只管子的静态功耗大概为8.5W
嗯~貌似还可以增加一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V408(A1714)推CV4062(A2134)小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