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胆LAODAN
发表于 2022-4-30 09:41:19
深圳佬 发表于 2022-4-30 09:01
我的经验是稳压管,发光二极管等代替电阻,听感好于电阻。
我是个没有准主意的人,你的说法又使我增加了信心!
老胆LAODAN
发表于 2022-4-30 10:19:49
大清国要完 发表于 2022-4-30 09:40
加个电容就解决了,6N3漂移还是大,而且左右两管不对称的很多,
差异是肯定的,但漂移(与温度相关)没细研过!
老胆LAODAN
发表于 2022-4-30 10:22:39
电子管与温度相关的漂移应该很小吧!
北方以北
发表于 2022-4-30 10:44:17
既然加晶体管了两级直藕末级用恒流源代替阴极电阻,TL431+BJT是很实用的方案
jupeter
发表于 2022-4-30 11:58:44
开机时前级管没有进入状态,高压直接加到末级管栅极,可能会形成较大的冲击。:lol
消磨时间
发表于 2022-4-30 17:19:37
稳压管和二极管导通一般被认为具有零阻特性(电压上升会引起电流急剧增大),无法建立自给栅压,管子很快就玩完
小米气态键盘
发表于 2022-4-30 18:15:47
消磨时间 发表于 2022-4-30 17:19
稳压管和二极管导通一般被认为具有零阻特性(电压上升会引起电流急剧增大),无法建立自给栅压,管子很快就 ...
阴极放二极管这种就属于固定偏压了,缺少电阻的电流负反馈机制,如果不对电子管和这些二极管的参数做严格测定筛选确实很容易导致工作点大幅偏离设置值
深圳佬
发表于 2022-4-30 18:54:12
小米气态键盘 发表于 2022-4-30 18:15
阴极放二极管这种就属于固定偏压了,缺少电阻的电流负反馈机制,如果不对电子管和这些二极管的参数做严格 ...
因为取消旁路电容,附加相移没有了,听感好了,每个二极管都有温度特性,场效应管的热补偿就是利用PN节的温度特性。
老胆LAODAN
发表于 2022-4-30 20:07:01
jupeter 发表于 2022-4-30 11:58
开机时前级管没有进入状态,高压直接加到末级管栅极,可能会形成较大的冲击。
胆整流可解决!
小米气态键盘
发表于 2022-4-30 20:59:06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4-30 21:05 编辑
深圳佬 发表于 2022-4-30 18:54
因为取消旁路电容,附加相移没有了,听感好了,每个二极管都有温度特性,场效应管的热补偿就是利用PN节的 ...
本质上就是固定偏压,问题出在这个电路的稳定性上,首先稳压管的温度稳定性不好,需要用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串联来补偿修正温度系数,另外电子管的参数一致性也不好,固定偏压的机器功率级一定是有负压可调的,缺少固定偏压的负压调整,那左右声道的功率级电流可能差别很大,6N6是双三极管,只能找内部匹配好的管子来用那也太麻烦了,换成可调并联稳压线路会更方便些。
另外我本人并不排斥阴极的旁路电容,因为实际上电源的末级退耦电容也是始终在音频通路里的,它也会产生和阴极旁路电容一样的影响,单端的音频电路里几乎不可能避免电容,既然如此,我觉得用阴极电阻或者阴极恒流源来提高屏流稳定性,同时阴极旁路电容按UltraPath方法连接以绕开电源退耦电容,这样的表现会更好。
3ykt123
发表于 2022-4-30 22:34:49
jupeter 发表于 2022-4-30 11:58
开机时前级管没有进入状态,高压直接加到末级管栅极,可能会形成较大的冲击。
功率管栅极和阴极之间连个二极管钳位,冷态和前级不良时可以起保护功作用
阿莫
发表于 2022-4-30 22:45:45
6N3负偏0.7V 用二极管做恒压负偏很难引反馈。用直耦也不是必要,看什么情况而定。本来可以选更合适的屏压 负偏工作点 总比强行弄个直耦强
深圳佬
发表于 2022-5-1 06:01:52
阿莫 发表于 2022-4-30 22:45
6N3负偏0.7V 用二极管做恒压负偏很难引反馈。用直耦也不是必要,看什么情况而定。本来可以选更合适的屏压...
直耦非常重要,20元的6N6,要用几百大元的思碧电容,头重脚轻了。
粤北山野
发表于 2022-5-1 12:49:11
Triode / Pentode Loadline Simulator v.1.0 (20161216 www.trioda.com)
http://www.trioda.com/tools/triode.html
nelec
发表于 2022-5-1 16:17:07
为何要直耦,底噪不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