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猫皂狗 发表于 2016-9-21 21:45:14

才看一篇帖子就开始尊敬和缅怀聂老先生。看高手切磋过招,不太懂也觉得精彩。

黄伟平 发表于 2017-9-8 06:58:45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llllllxing 发表于 2017-9-8 07:51:41

经典电路,经典制作,动手快乐

IdeaMing 发表于 2018-1-28 11:21:56

膜拜大神,新手报到。

安庆矿友 发表于 2018-1-29 16:41:46

感觉陈氏电路如图中下面作用相似,得千里挑一找3K左右低RD矿石
个人想法

安庆矿友 发表于 2018-2-6 12:17:43

今天百度了下360doc.com/content/15/0214/14/1204156_448557577.shtml
里面介绍的音频变压器初级阻抗在3K时较好
而他挑选的矿石正向电阻在100-800欧最好
看来和我上面的电路图作用相似
扼流圈匹配直流电阻2.6K欧,电感大阻止音频信号损失
其实就是一低RD的检波器匹配好交流和直流阻抗得到最佳匹配

HIanFI 发表于 2018-7-18 16:31:21

绑定一下吧纪念一下

暖风轻音 发表于 2019-11-29 18:52:49

大师已逝,人生乐短,虽然人已经离开我们而去,但却留下了这些精华的帖子,仿佛又能听到大师的亲切和蔼的讲授,令吾等晚辈受益匪浅

5188 发表于 2020-5-30 17:50:15

本帖最后由 5188 于 2020-5-30 17:55 编辑

我认可 144楼的看法 具体如下:144# zy_tu
2011-8-1 18:28:25
仔细看了各位老师的10页之多辩论,很有启发!
我想一切都是二级管的门槛电压在作怪,我想班氏是在门槛前垫一块砖,以便让小孩也过得去,但高个子只能低头过槛,但姿态却很高(Q)。
陈氏呢,是降低门槛,恨不得将门槛去掉(但是不可能的理想状态 门槛=0),陈氏的办法是放低姿态让大人小孩全部过。
鉴于以上比喻,我认为陈氏的那个电感就是一个降低门槛的工具,电阻越小说明这把斧子越利,也就是利用回路中的直流,此直流越大,二极管门槛电压越低,通过的人(电台)越多,但不能让交流通过,所以电感越大越好,因为交流要它走变压器的另一条路,不是一路人(男走男道,女走女道),所以陈氏的电感线圈电阻越小电感越大越好,但是最后这把开山斧子用后完却不能让其带入发音器!所以要隔离电容把关!
相反班氏就有不同点,他在槛前垫了砖,姿态很高(Q),但过门槛后还得有台阶下呀,还得由直流做台阶,最终直流靠变压器隔离和匹配。所以门前也不能垫得太高,爬得高跌得疼(失真)所以班氏阻抗不可调得太高。
以上比喻纯属胡扯!

另不同电路天线 信号强度 耳机等影响因素太多 如果班尼电路有效提高输出 说明后级阻抗太低了。。交流阻抗直流阻抗不同条件下相继转化为主要问题。。分清楚当时的主要因素才能解决问题。

weiwoduxing 发表于 2023-4-30 12:46:04

锡钛镀锌 发表于 2011-7-17 14:21
向前辈咨询。
按照前文所述,该电路的作用是旁路直流,阻挡音频。那末要取得明显的效果,使用该电路的条件 ...

你讲的最通俗易懂!跟我的想法一样

白居不易 发表于 2023-4-30 18:20:41

还记得1958年第5期《无线电》杂志,陈老师的大作曾经轰动一时,恍如昨日。陈老师的设计理念至今仍然是制作矿石收音机的典范。当时看到扼流圈的数据和输出变压器高音喇叭就望而却步了,如今手头有了合乎标准的扼流圈,输出变压器和高音喇叭也不成问题,可是再也没有试制的动力了。

火箭 发表于 2024-11-14 22:01:31

白居不易 发表于 2011-7-17 18:55
陈宪文原文发表于1958年第5期《无线电》杂志,该电路使用有线广播用的25W号筒喇叭,由于其效率比普通舌簧喇 ...

原文中陈先生说用舌簧喇叭后连扼流电感都不用了,但如果省去这个电感后,陈先生的矿机合普通矿机也没啥区别了,不知高效率体现在哪里,还是最终得益于高效率的舌簧喇叭?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著名矿机电路---陈宪文电路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