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晶体管 发表于 2022-4-8 01:02:04

日本新建投产的自动化电子管生产线

只要有销路 有市场有利润。不但没有问题。甚至可以再上一层楼。来个从300B 升级到300G

滨松光子株式会社丰冈制作所的电子管生产线。可惜是制作光电倍增管的。不生产收讯放大管。


玻璃封接


可容纳一次数千只电子管的老化台


管芯组装


排气 抽真空








自动生产线







成品





简介

滨松光子株式会社在YL,工业,分析,测量和学术等多个领域销售电子管产品,如光电倍增管,成像设备和光源。 我们预计今后各类产品的销售额将持续增加,特别是在成像设备方面,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和数据服务器的电路板等无损检测的MFX需求迅速扩大,迫切需要提高产能。此外,用于印刷和杀菌的低能电子束照射源EB-ENGINE,用于X射线图像可见光转换的医用闪烁体的销售额均预计增加外,用于机场bao炸物检查设备的微通道板(以下称MCP)也将投入市场。综合起来,我们预计在未来5年中,电子管事业部的整体销售额将增加约170亿日元。为此我们新建生产线,提高产能来应对销售额的增加。

滨松光子株式会社丰冈制作所   

很不幸 收讯放大电子管没有那么高的溢价和不可替代性。

看看 曙光贵族 全真的那些生产线。差距真的太大了。仅仅是勉强能做出来而已。怪不得现在基本见不到国产光电倍增管了。

环牛1201 发表于 2022-4-8 09:11:33

关键问题是,有利润的时候也没做好过啊。

海河 发表于 2022-4-8 12:48:11

光电倍增有其他原件还无法代替的作用和优势,可以把极其微弱的光信号放大十几万倍,同时自身的本底噪声又特别小,有利于测量。同等的晶体管固态原件要想做到同样功能,需要比较大的体积。

diy0916 发表于 2022-4-8 09:24:03

环牛1201 发表于 2022-4-8 09:11
关键问题是,有利润的时候也没做好过啊。

有做好的,只是多少只能出一只好的

baihy19901105 发表于 2022-4-8 13:03:48

这个制作所挺有名;PED色谱仪用它家的不少。

凯凯大师 发表于 2022-4-8 12:57:20

本帖最后由 凯凯大师 于 2022-4-8 12:59 编辑

讲实在话,电子管产业已经日薄西山,资本选择罢了。有一件事需要大家明白,做事情不需要国家情怀,不要所有事情都要求中国能做好,这样有什么用呢?有种道德绑架的感觉。国家资本也要花在利刃上才是。我也是实事求是,并不是为了杠。正如杨振宁为什么不建议搞粒子对撞机一样

mjzz123 发表于 2022-4-8 19:09:02

国内这几家工厂还在生产音响用的电子管,要是没这些,进口管子价钱都得飞上天,大家都没得玩了

好奇的晶体管 发表于 2022-4-8 01:15:13

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五六十年代的技术能力,也就这样了。要求 高质量,高标准,高寿命不太现实。除非百里挑一。 民用电子管市场太小了。不是没有能力做好管,是做了没利润。





letter89 发表于 2022-4-8 02:27:01

这也要上下产业配套,估计现在有些做电子管的材料都不好找了,除非有人或组织牵头。

苏-27 发表于 2022-4-8 05:26:07

夜视仪用的

好奇的晶体管 发表于 2022-4-8 12:14:49

环牛1201 发表于 2022-4-8 09:11
关键问题是,有利润的时候也没做好过啊。

利润取决于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我不觉得音响民用管有那那么大的市场。能够支撑滨松这种生产线。滨松光电倍增管单价都是讲千。用这个的科研分析仪器都是讲万数。民用管投资回报率太低。且时间太长

好奇的晶体管 发表于 2022-4-8 12:15:53

letter89 发表于 2022-4-8 02:27
这也要上下产业配套,估计现在有些做电子管的材料都不好找了,除非有人或组织牵头。

好找得很。完全配套,只要资金到位

378667894 发表于 2022-4-9 09:42:56

一军 发表于 2022-4-9 17:53:32

本帖最后由 一军 于 2022-4-9 17:59 编辑

这管子不太好玩吧?我有个GDB44D管子,是北京核仪器厂出品。87年3月的。

网上借的图片。

好奇的晶体管 发表于 2022-4-9 18:59:42

一军 发表于 2022-4-9 17:53
这管子不太好玩吧?我有个GDB44D管子,是北京核仪器厂出品。87年3月的。

网上借的图片。

这个厂已经倒闭:Q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新建投产的自动化电子管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