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新文 发表于 2021-12-25 15:36:14

【参赛】改进款6SL7+6V6推挽功放

本帖最后由 BIAN新文 于 2021-12-25 15:46 编辑

6SL7+6V6改进型推挽电路
这是DYNACO设计得非常巧妙的经典电路,我搜集大量数据,经过反复测试,最终得到一个完美版的改进电路。我先介绍下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相关电气参数和选料明细。整机差不多40个零件简洁明了,适合小白,最主要的是不用调试,装机即响。
由6SL7一只管身兼两职,既是电压放大又兼自动平衡式倒相,而1K电阻更是点睛之笔,这只电阻既是6SL7的阴极偏置电阻,又与输出变压器的次级构成了倒相级的尾巴,同时还是环路负反馈电阻!一身兼三职,既省了零件,又减少了零件附加噪声与失真。而功率级采用超线性(UL)结构,兼顾了效率与失真的平衡,经稍作修改后输出功率可达10W THD=0.4%,阻尼大于4.0,这个参数已经很好了。

电源就更省了,仅仅用CRC滤波,整机S/N就可以高达-10A计权(绝对残留噪声电压160uV)如此低的底噪基本是耳朵紧帖喇叭才可以停到一点点的噪音。我用的是ATX电源,效果就更好了。

牛的基本要求数据:

电牛:实际功率:不得低于110W(请注意是实际功率,不是某些牛商“标称”的数据)
初级:0-220
次级:0-250-270,0.22A晶体管桥整流; 或者270-250-0-250-270v 两臂各0.11A晶体管全波整流, 用250v为电路要求的电压下限,输出功率约8w,用270v为电路要求电压的上限,输出约10w。
4A 供6V6
3.15-0-3.15V,或6.3v  1.5A 供6sl7;如采取5AR4胆整流,需要5v4A绕组,胆整流要求次级高压比晶体管整流高出20-25v左右,第一级滤波电容改为47u。不推荐使用5Z3P,因其管子内阻大,压降大,尺寸大,与6SL7和6v6视觉感受反差太大。如用2条5Z4P并管整流也可以,但5v灯丝需要4A。
一般参考尺寸不低于86片*叠厚50
输出牛:初级:7-10k均可用,推荐为8k。
次级:0-4-8-16,如果没有16欧接头,负反馈可接8欧接头
超线性接头:在23%左右为宜,略大也可以。

BIAN新文 发表于 2021-12-25 15:41:53

本帖最后由 BIAN新文 于 2021-12-25 15:44 编辑

6SL7+6V6改进型推挽电路
牛的基本要求数据:

电牛:实际功率:不得低于110W(请注意是实际功率,不是某些牛商“标称”的数据)
初级:0-220
次级:0-250-270,0.22A晶体管桥整流,或者270-250-0-250-270v 两臂各0.11A晶体管全波整流,
用250v为电路要求的电压下限,输出功率约8w,
用270v为电路要求电压的上限,输出约10w。
4A 供6V6
3.15-0-3.15V,或6.3v;1.5A 供6sl7
如采取5AR4胆整流,需要5v4A绕组,胆整流要求次级高压比晶体管整流高出20-25v左右,第一级滤波电容改为47u。不推荐使用5Z3P,因其管子内阻大,压降大,尺寸大,与6SL7和6v6视觉感受反差太大。如用2条5Z4P并管整流也可以,但5v灯丝需要4A。
一般参考尺寸不低于86片*叠厚50
输出牛:初级:7-10k均可用,推荐为8k。
次级:0-4-8-16,如果没有16欧接头,负反馈可接8欧接头
超线性接头:在23%左右为宜,略大也可以。
输出牛是经过灌装过的。添加了绝缘铁粉混合在灌装树脂里面固化的。

BIAN新文 发表于 2021-12-25 15:55:54

经过测试我又把输入电阻10K改为300欧姆,把6V6对地47UF电容改为150UF,这样提升了低音的力度和整体的通透度,使得整个系统更圆润,三段更突出。

newstudent 发表于 2021-12-25 16:24:41

最喜欢这种简洁至上的电路,感谢分享。

newstudent 发表于 2021-12-25 16:27:25

请教:手头没有6N9P,用6N8P的话怎样调整参数?
谢谢。

mjt110 发表于 2021-12-27 15:45:16

灯丝电源跟B+用的都是开关电源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赛】改进款6SL7+6V6推挽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