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3DQ"正名"
前些天各位矿友老前辈们,正在争论3DQ矿机输出失真的问题,今天小弟不才,特地找了一些非专业相关的器材,做了一个测试,详情如下:1,首先使用一台中波发射器,接收使用一台S-2000机子作为参考,测试如下:
以上用S-2000线路输出测试,发现1KHZ频率,100mV电压输出,失真在4.5%左右.
2,再使用一台比较标准的矿石机做测试,使用的是3DQ检波电路,输出接600欧舌簧式耳机,测试如下:
3DQ矿石机输出测试,信号强度大概在45dB时,用大环接收,1KHZ频率输出,输出带载电压大概5mV,失真在3%左右.
测试说明用3DQ作矿石机并不会引起失真和波形异常,相反矿石机在这么小信号输出情况下,失真还比S-2000还要好,说明用3DQ做矿石机并不会出现失真的现像.
以上只上传了部分测试,只能供矿友信作个参考. 航标灯先生的帖子,和这个帖子,如同楚河汉界两般,相互对峙,我这人站台当然无心了,谁的结论更对我就更喜欢。
本人细心拜读了航标灯先生的测试帖,测试条件,测试电路,测试工具,测试数据真实性已经无需再次怀疑,但是其测试我将会提出新的疑问:
对于3DQ检波,由于波形的变化太过庞大,已经不适应观察,所以这里我并没有使用这个名称为“严重失真不好听”的器件,我这里取用的是一个航标灯先生中帖子中2AP4的测试:
https://s1.ax1x.com/2022/10/23/x29hVI.jpg
在2AP4的测试中,我截取了一个图片上的波形图,发现信号在录入上的峰值差异仍然明显比输入信号的包络峰值差异(也可以说是稳定度)要大得多。
个人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按照已经成熟的检波理论而言,检波输出每一个波形的幅度应该是不变的。至少不应该是仪器(肉眼)所能检测到的,如此明显的变化。
这里我的怀疑可能是高阻耳机和SH-091B的差异,耳机带动了耳机端电压的失真。
但是由于并不是我身处于其中的现场实验,我并不能做测试。
在对航标灯先生的实验表示一定认可的同时,在下的愚见是:
可以使用一个300欧姆的固定电阻去代替3DQ测试的这个耳机,观察波形有什么变化。
同时也可以使用4000欧姆的固定电阻去代替高阻耳机测试波形的变化。
同时,使用一个等于R(D-S)的等效电阻(在我在测试中,大约等于2500欧姆)去替代300欧姆的耳机再去观察检波效率。
使用一个变压器去匹配64欧姆的动圈耳机或者4000欧姆的在二级管中使用的高阻耳机在3 DQ上,同时观察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这里我提到了要用动圈耳机呢?因为动圈耳机的阻抗非常稳定,效率非常低,反电压很低,音质也很好。
同时要注意,由于3 DQ的阻抗较低,高频滤波电容要增加到4700-6800pF。
由于每个管子的特征阻抗不同,我的建议是全部匹配到特征阻抗Rd或R(D-S)再检测输出功率。
另外注意到的一个特点是:SH-091的交流阻抗是300欧姆,而高阻耳机的直流阻抗是4000欧姆,交流阻抗远高于直流阻抗(我引入的帖子中,他甚至可以达到20k到40k)。这是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点,但是这应该在对面测试的帖子中得到一定的提示。
如果让我大胆猜测一番,本楼楼主的负载应该是比较好的负载,比如纯电阻一类,楼主请尝试在失去匹配的条件下使用一个音质差劲的舌簧耳机,比如航标灯先生的sh 091b去复现航标灯先生试验吧,也许就会获得航标灯先生的结果:lol 精神可嘉!希望后续看到更多的类似的帖子,丰富论坛! 向使用仪器测试得出结论的楼主致敬!!!这就是科学素质!!! 实践出真知,感谢分享 尚书郎 发表于 2021-10-30 18:16
向使用仪器测试得出结论的楼主致敬!!!这就是科学素质!!!
还有没有分享完,一天只能放十个图,明天再继续. 非常好,关注。
看到图中有台AP的音频分析仪,非常好的设备。 只要手艺高,技术好,定能做出好东东。 做矿机就需要这种钻研精神! 控制3DQ的再生强度,会有饱和状态的失真 太强了,测矿石机还动用了AP,真是用上牛刀了。 老师精神值得肯定 :lol不明觉厉 图中这台矿石机,看了舒服,可当艺术品摆放了,有没制作贴子啊
谢谢分享! 楼主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