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55|回复: 77

小白自养牛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30 1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喜欢上胆机有5-6年了,第一次做6P3P单端时,牛买的是成品,从后均是自己动手绕的.
   这么些年来,前前后后拆拆装装约莫8-9台机,均是采用自己绕的牛,渐渐有一种体会, 即:单端牛的音效始终比不上推挽牛的音效,单端牛你再认真去做,在高频端部分与推挽牛始终差一截,倒底是单端牛本来难绕呢? 还是我没学到手艺?甚是迷惑不解.
   光6P3P单端,仿照200B老师的还有院长的,再有纯2,都是优秀线路,我做过66片,86片,,96片均不理想,与成品牛77片声音难分柏仲,均是高频欠缺,很难达到个人认为较为满意的程度。就是老师们常说的三段均衡吧。
   而推挽则却却相反,6P1  6P15  4P1S均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包括6P3P推挽,其高频段亦胜单端很多。
   这究竟是单端本身特性所致?还是本人烂手艺造成的应有后果?

   
   
  
     
发表于 2021-10-1 10: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ECF80 发表于 2021-10-1 08:25
谢版主及时指导!
   有你这句经典,“高频欠缺 一般来说就是 牛的分布电容大,解决分布电容要比解决 ...

《电子变压器手册》这是理论总基础。
不要听信网上这个大神哪个大仙的主观说辞,全没用,只能使你退居到石器时代。
不要迷信材料,这个铁芯、那个杜邦的,亦全没用。花99%的钱,只解决1%的问题,这不是正常人干的事。
绝缘纸不要太厚,现在工艺的漆包线绝缘能力不用质疑,绝缘纸起到的作用不是绝缘,而是支撑和降低分布电容,太厚了,电容是降低了,漏感上来了。
输出牛不要浸漆,坚决不要浸漆,油漆的介电常数非常高,直接导致分布电容增加,这方面我有帖子实证。环境不潮湿就直接用,如果潮湿就浸蜡。不要迷信蜡本身,什么这个进口蜡,那个高频蜡,亦全无用。70号左右的全精炼石蜡就行。
层层垫纸、Z字走线,不要质疑,这是从祖师爷 法拉第那一代就推导出来的,有数学模型支持,若舍弃此道,则别无他法。

我全部九阳内功心法都传给你了, 能不能练成就看自己修行了。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7 14: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某些厂家绕输出变压器层间是不垫纸的。分布电容就会大一些。听起来声音发闷。其实过去老厂家的收音机电源变压器,层层垫纸,虽然不是什么三夹二之类,但做为推挽机的输出变压器,效果还是很好的,用250V*2做初级,用12.6做次级,做6V6或6F6推挽恰恰正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2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芯磁化影响高音失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2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情楼主,我绕的单端也是这个情况,我分析原因是不是单端电感比推挽的一臂匝数多,电感大的原因?我绕了不少都是这个现象。低音好高音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22: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我以前发的绕牛普及贴。
高频欠缺 一般来说就是 牛的分布电容大,解决分布电容要比解决漏感费劲。
层层垫纸,Z字走线,不要弄很多夹层。我反复实验,三夹三是权衡各方面比较均衡的妥协状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23: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海旺 于 2021-10-1 04:01 编辑
海河 发表于 2021-9-30 22:38
看我以前发的绕牛普及贴。
高频欠缺 一般来说就是 牛的分布电容大,解决分布电容要比解决漏感费劲。
层层 ...


非常好而实用的宝贵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河 发表于 2021-9-30 22:38
看我以前发的绕牛普及贴。
高频欠缺 一般来说就是 牛的分布电容大,解决分布电容要比解决漏感费劲。
层层 ...

   谢版主及时指导!
   有你这句经典,“高频欠缺 一般来说就是 牛的分布电容大,解决分布电容要比解决漏感费劲”。我就对这一现象有了个初步了解,同时对于今后再偿试绕牛也有了个努力方向。
    空了我要细细拜读一下您的绕牛普及帖,看来该是及时增加养份的时候了,盲干肯定不行!走弯路,费工费料,耗神劳思姑且不论,极大地挫伤本人玩胆乐趣事大。
    您介绍的层层垫纸,Z字绕法我在4-5年前试过,用的是96片(进口0.35二手片子,45叠厚),记得好象是3000圈左右,平绕,Z字型走线,层层垫纸(常见的普通薄纸张,不是电缆纸),0.25还是0.27线记不清了,初次用青壳纸和普通纸各一层隔离,最终效果与77片商品牛(能见到是粉红色的进口漆包线)作对比,听感持平。我现在估计肯定是哪个环节丢失了,如用纸不妥或者间隙盲调不当等因素而造成。
   以前绕牛是描红,现在深感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很难有长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执迷于找 这个公式 那个公式 试图准确计算初级匝数。
每个尺寸的骨架,能缠的下多少砸线圈都是固定的,东海找龙王、西山拜神仙找来的公式,最后一试要么缠不下,要么缠不满,有什么用??  
知道了常用骨架的窗口尺寸,根据不同粗细的漆包线,能正好把整个线包容纳下且缠满的,就是最佳匝数。
我这经验,网上从来没有第二个人说过,别人也不敢说,怕挨喷    找那些公式,高低频取这个系数那个常数,最后算的66骨架缠5000多匝,有什么用 ?一点都不实际。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2:1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0.05高压纸比0.08的电缆纸分布电容小  我实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2: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层层垫纸、Z字走线,不要质疑,这是从祖师爷 法拉第那一代就推导出来的,有数学模型支持,若舍弃此道,则别无他法。海版主 好好好,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5:5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片和框架哪里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16: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河 发表于 2021-10-1 10:49
《电子变压器手册》这是理论总基础。
不要听信网上这个大神哪个大仙的主观说辞,全没用,只能使你退居到 ...

   哈哈哈哈.......版主倾力授教,本人顿觉万分荣幸,感激之情溢满心田,谢谢,再次谢谢!
   我的理解是:Z字平绕是科学法,不容置疑。层间垫纸厚度须适宜。环境允许,能不浸漆尽量不浸。不必钻使用何种材料的牛角尖。
   我虽然身处湿度比较高的地区(苏州),但我绕过的所有变压器,包括电源,输出,扼流圈清一色均是不浸漆的,看来我这个懒还是偷着了的。您可能会说,电牛不浸漆非常危险,不提倡,但我确实是这么干了,只要绝缘和机內通风做好,实际使用下来还是可行的。我不希望其他人跟我学这不良习惯,否则后果自负!!必须说明的是:我的这个任何不浸漆不是经验与本事,而是为了在不理想的情况之下,便于二次重绕而已,确切地讲,应该是歪打正着吧。呵呵哈哈哈......
     至于材料,我一般首选进口二手0.35的Z11片,价也不高,漆包线进口的买不起,在没有老货的情况下,只能买新货,层间我用的是0.08的电缆纸,可能有点厚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17: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的彼端 发表于 2021-10-1 15:52
铁片和框架哪里买的?

   ×多多上慢慢找,会有您满意的。当初我也和你一样,满天下不知哪里去寻找,现今是到处多有,只是口袋不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7: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海旺 于 2021-10-1 17:32 编辑

     在低频的时候电感线圈的阻抗是与频率成正比的。但是在高频的时候由于电感分布电容的存在,所以当频率较高时就会使得整个电感线圈的阻抗迅速变小。也就是说电感线圈的阻抗是先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到SRF(自谐振频率)点的时候阻抗达到最大值,然后阻抗就迅速减小。
  单端输出变压器有气隙,磁阻相对推挽输出变要大,高频电感衰减更大,另外单端还有直流分量,磁通量(密度)与直流电流(X)是一种函数关系(Y),函数都有极限值,比如当某一变量趋于0或∞等。即便没有达到磁饱和(极限),里面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推挽机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国外名机基本都是推挽形的,由于推挽对工艺与器件要求比较高,调试相对复杂些,国内单端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 17: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版,于版,我有一问题想借此请教,我绕了一对6V6GT单端输出,用的是0.35mm片厚, EI96*50铁芯,采用三夹三的结构。初级用 0,27mm线,层层垫纸,Z字绕法,三段总共 2840匝,次级用0.61mm线,绕116匝(8欧),三组并联,气隙是用0.08mm电缆纸垫一层。不知道这个气隙厚度合不合适,还麻烦版主指教。学生在这里先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