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IAN6 发表于 2021-7-10 21:54:26

收音机的磁棒线圈分段绕的优势?

收音机的磁棒线圈分段绕的优势在哪里?对高中低频段的电台均匀还是提高灵敏度?

zzfjct 发表于 2021-7-17 16:55:28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1-7-17 17:00 编辑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7-17 15:30
惟一的优势是提高一点方向性,其他方面则全无优势。道理很简单,分段绕制后长度增加电感变小,在保持电感量 ...

非也!



来源于《面向工农兵三、四、五、六管晶体管收音机全国联合设计试制总结》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7-17 15:30:12

惟一的优势是提高一点方向性,其他方面则全无优势。道理很简单,分段绕制后长度增加电感变小,在保持电感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匝数,这就直接导致内阻增加、损耗增加、无功功率增加,直接表现就是Q值(品质因素)下降,进而其他相关参数一并劣化。

正直电子 发表于 2021-7-17 14:00:38

增加匝数可以提高灵敏度,磁棒可以捕捉磁场信号,但我们需要把磁场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才能送入后面的电路,所以只能绕上线圈进行磁电转换,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匝数越多,感应电压越高,感应电压高了灵敏度也就上来了。
但是,相同的电感量分段绕会增加导线长度提高线圈内阻,对于Q值有不利影响,不过相比之下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7-17 17:27:30

zzfjct 发表于 2021-7-17 16:55
非也!




实测证明过时了。

zzfjct 发表于 2021-7-17 18:02:25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1-7-17 18:05 编辑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7-17 17:27
实测证明过时了。

是文献“过时”了还是磁性天线有效高度计算公式“过时”了?不“过时”的理论依据在哪里?
论坛经常发生类似的怪事,否定别人的观点不需要分析探讨,不需要引经据典,一句“过时”或类似的说法就是结论,毋需解释。
有关AM收音机的基本理论基础,五六十年代就基本完善了,哪有这么容易“过时”?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可不必用“过时”来文过饰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音机的磁棒线圈分段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