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阳 发表于 2020-7-24 11:34:55

1Hz到不低于100MHz高阻输入频率计前置放大器

本帖最后由 翌阳 于 2020-7-24 12:18 编辑

前段时间研究DIY频率计,为前置放大器发愁好一段时间。甚至为了实验一个现成的电路花费些小钱买二手拆机的2SK241管子。不过这管子确实不错,100M频率也算可用了。但再高就不行了。最大问题是高频下输入阻抗太低,MOSFET应该输入阻抗很高了,但它有不小的输入电容,资料上没有栅源电容,反馈电容到是很小。实测输入端无法串1M电阻,串100K电阻频率还算可以,但也加了个加速电容才好。频率计的输入阻抗低了会影响被测电路啊。
近来又自行研究了个电路,因为放大不是问题,一级三极管放大足够了,而主要问题是输入阻抗,还要是高频的输入阻抗,那就是要想办法消除输入电容的影响。对于三极管来说,基极集电极电容影响最大,MOSFET是栅漏电容。于是想用射随器来提高输入阻抗,用神奇的自举消除偏置电阻和极间电容带来的影响。经过仿真和试验,下面的电路出来了。实际测试,100MHz频率没问题,再高,我没设备了,看样子能至少高一倍以上。分频器MB501还没到货,前段时间买的MB506自激,没法用。再有就是手里也没有高频信号源。电路公开,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验一下,它最高可以到什么频率上,能不能上1G?再高,但R25管子的Ft是6G。
输入阻抗应该是数十兆,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测量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这东西要装屏蔽盒,否则空间干扰就有很多信号进来。开始还以为失败了呢,后来装个屏蔽盒就好了。

都是用的贴片件,输入的1M电阻要注意用长点的,要不250V耐压是个问题,还有输入电容也要耐压足够。
把输入线放在10M有源晶体输出端附近都可以无接触测量出信号来。不是灵敏度够高,而是输入阻抗非常高。

dale 发表于 2020-7-24 11:50:10

R25 是 2SC3356 ?

aihao 发表于 2020-7-24 14:07:45

做天线放大器怎么样?

雄心壮志198 发表于 2020-7-24 14:33:12

huangzs 发表于 2020-7-24 14:43:50

楼主确信这个电路能够工作?

66718 发表于 2020-7-24 15:16:57

频率计的输入电路的确是一大难题。

我也试过好多电路,都不太理想。

有空了也想试一下版主的这个电路。

cruelfox 发表于 2020-7-24 15:28:12

2SC3356 的 fT

在最大 fT=7GHz 处,电流 20mA, 共射输入电阻(hFE按200算)260欧,输入电容 17pF.
电流减小到 5mA, fT=4GHz, 共射输入电阻 1k欧,输入电容 7.5pF.
不能认为是 2sk241 的输入电容大来背锅。
2sk241的共源输入电容只有 3pF

cruelfox 发表于 2020-7-24 15:46:48

想让探头不影响被测电路,放大电路需要放在探头前面,然后用同轴电缆把信号馈送到仪器。串那个1M电阻是为了保护的吧?但是这样输入节点(Q1 基极)处于高阻抗状态,容易受干扰。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7-24 15:48:32

本帖最后由 longshort 于 2020-7-24 16:07 编辑

我觉得不必太过考虑输入阻抗的问题,可以利用CMOS反相器自身的高输入阻抗优点,将其组合成高速施密特触发器,一样可以获得不错的结果。

这是我的频率计所使用的输入信号处理电路:



其中R13、R14两个电阻将前后两个反相器接成施密特触发器,C12是加速电容器。R15、R16、D1、D2组成了输入保护电路。图下面的表中给出了适合特定频率范围的元件数值。

74A/HC00的四个反相器接法:



图下的公式大体上给出了适用范围的依据。要应用到更高的频率,可以选择速度更快的数字电路,反相器的接法是一样的。


翌阳 发表于 2020-7-24 18:26:47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7-24 15:48
我觉得不必太过考虑输入阻抗的问题,可以利用CMOS反相器自身的高输入阻抗优点,将其组合成高速施密特触发器 ...

较低频率下可用,效果也不错。高频下CMOS反相器就不行了,输入电容太大。

翌阳 发表于 2020-7-24 18:42:57

cruelfox 发表于 2020-7-24 15:28
2SC3356 的 fT

在最大 fT=7GHz 处,电流 20mA, 共射输入电阻(hFE按200算)260欧,输入电容 17pF.


确实如此,共集的情况下,BE电容影响很小,而BC电容影响就比较大了,这电路用自举把它的影响减少了很多。经过射随器之后,阻抗大降,输入电容就不是个事儿了。
2SK241的FT好象只有500M。更重要的是它共源电路不好设计,最重要的是这东西比较贵,不容易买到,甚至据说还有假的。R25与之相比极廉价。
其实此电路已经算足够用了,后级的74HC电路最高也只到68MHz(实测),而它可以轻松放大100M的信号(用新买的100M示波器测量的,还用R25搭个振荡电路当信号源)。
需要更高频率的用MB501SL,接共集的射极输出处,MB501内部有放大电路,50mV的灵敏度。这个还没有试验过,等器件到了再说了。
这个电路也可以做得很小,放在探头处,后级的共射放大去掉,只要前两级的共集电路,然后就是信号电缆了。

其实用2SK241也可以达到要求,就是这个电路:

原来就用它,可以测得70M的频率(74HC的极限了,不稳定,显示数值偏低,68M是稳定的,显示数值准确)。


qzlbwang 发表于 2020-7-24 18:48:03

作为测量仪表的输入级,其要求与可能被测点(电平、阻抗)和对被测电路的影响等有关。若是被测点的阻抗比较低(带负载能力比较强),则输入阻抗就不必要求过高。反之,为了减少测试时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则要求测量仪表的输入级输入阻抗足够高。若是直接测量振荡级,则还要求其等效的输入(并联)电容足够小。特别是频率比较高时,还需将这级高阻抗输入级移至最前端的探头上(因为频率比较高时,测量电缆的分布电容影响也显著)。

qzlbwang 发表于 2020-7-24 18:51:21

作为高输入阻抗的输入级,除了应用“自举”去减少偏置电路对信号的分流外,还要注意射极跟随器的电压传输系数影响,如果电压传输系数不够高会影响“自举”的效果。

zhke 发表于 2020-7-24 18:57:41

qzlbwang 发表于 2020-7-24 18:51
作为高输入阻抗的输入级,除了应用“自举”去减少偏置电路对信号的分流外,还要注意射极跟随器的电压传输系 ...

Q大的静电堡垒呢~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7-25 06:30:48

翌阳 发表于 2020-7-24 18:26
较低频率下可用,效果也不错。高频下CMOS反相器就不行了,输入电容太大。

一根一米长的50-2电缆,其所具有的分布电容量是CMOS输入端电容的至少20倍。

HC的输入电容是3.5pF,而ALVC的输入电容是5pF,MB501也是这个水平。事实上高频能力是靠适当降低供电电压和信号摆幅来提供的,输入电容反而不重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Hz到不低于100MHz高阻输入频率计前置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