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eter 发表于 2020-6-3 15:41:36

3AK20 发表于 2020-6-3 15:25
1M保留,1k5完全可以去掉,纯属扯淡,那是照猫画虎的结果,6p6p 6L6GC完全不需要,还有三极管接法的100欧电 ...

在第几页?我去学学。

3AK20 发表于 2020-6-3 15:45:02

jupeter 发表于 2020-6-3 15:41
在第几页?我去学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24页,极具讽刺意味,他叫依样画葫芦

jupeter 发表于 2020-6-3 16:20:16

3AK20 发表于 2020-6-3 15:4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24页,极具讽刺意味,他叫依样画葫芦

谢谢,看到了。
这个电阻确实是为了消除高互导管子出现自激的情况而添加的。如果个别管子不自激,那当然可以去掉。
实际当中这个电阻一般我的观点是连接上的,因为有时候可能换插别的管子,万一插上EL34,KT66等,出现自激的情况,那时再打开底盖加上电阻不就显得费事了?况且这个电阻,包括栅极的1K-10K电阻,一般加上并没有多少负面的影响,反倒是有应付不时之需的功效,何必要一刀切给去掉呢。

另外《负反馈放大器》这本书确实是玩胆机者必读之经典,但是里面个别观点毕竟受年代的局限,跟几十年后的当今,在理论上是有一定的出入,在应用上存在观念上的不足。例如,强调五级管通过负反馈就能达到三极管在失真度上的优势,却忽视了三极管内阻对阻尼提升的贡献(P321),作为电压放大级,认为五级管全面超越三极管,仍然忽视了双方内阻不同,拖动后级的能力、克服末级的密勒电容的影响上是不一样的(P322)等等,甚至在计算负反馈对管子状态的影响上,跟我目前学到的书本上的负反馈的计算结果都有不一致的地方,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吧。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本书是难得的教科书,只是学习的时候要多个心眼就行了。

3AK20 发表于 2020-6-3 16:35:11

本帖最后由 3AK20 于 2020-6-3 16:36 编辑

jupeter 发表于 2020-6-3 16:20
谢谢,看到了。
这个电阻确实是为了消除高互导管子出现自激的情况而添加的。如果个别管子不自激,那当然 ...

这个主要是作者背景所致,他供职于NHK的专业部门,基本上没有HIFI的理念,都是从纯广播设备的设计理念出发的,所以他的很多观点就可以理解了,我比较注重产品机,国营大厂的产品机的设计是高度成熟的,特别是70年代初已经逐步走到了电子管时代的后期,借鉴产品机的电路才是正道,业余玩家的作品看看就可以了。

jupeter 发表于 2020-6-3 16:38:06

3AK20 发表于 2020-6-3 16:35
这个主要是作者背景所致,他供职于NHK的专业部门,基本上没有HIFI的理念,都是从纯广播设备的设计理念 ...

同意。欧美几大名机之所以成功,还是有很深的技术内涵的。

3AK20 发表于 2020-6-4 10:07:57

jupeter 发表于 2020-6-3 16:20
谢谢,看到了。
这个电阻确实是为了消除高互导管子出现自激的情况而添加的。如果个别管子不自激,那当然 ...

换管没有任何意义,非常不科学,厂家从来不建议换电子管型号,我从来不换元件,真的要升级,更换更高级的输出变压器,更换高级CD转盘,高级电台解码器,换名牌扬声器。效果完全不是换管可以比的,电子管电路没有折腾的必要。

无烟男人 发表于 2020-6-4 12:35:52

danjiqinghuai 发表于 2020-6-3 13:38
多谢版主指教,但为什么有些胆机电路中并没有接这2只电阻呢?

这类电路图 鱼目混杂不是随便一个电路都是精品,同样 不是每一个电路都出自专业人员之手:lol   

zhke 发表于 2020-6-4 12:53:04

如果你制作精良可以去掉、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图中的2只电阻可以去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