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楼问一下,我看好多人喜欢大环负反馈而不是本级负反馈。我现在设计电路,倾向于本级负反馈,比如说去掉阴 ...
看了您的发言, 突然联想到: 原来许多文献曾说过晶体管音质不如电子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为了弥补晶体管的缺点而大量使用"大环(路)负反馈", 结果造成强烈的"瞬态互调失真", 所以后来许多人都主张, 不管怎么样, 晶体管功放要尽量减少大环的负反馈, 多用本级负反馈.
以上与楼主主题无关, 就是刚才"回忆一闪念":) 于海旺 发表于 2020-4-1 13:29
考虑到末级功率管的失真比前级大得多,故应加强末级的反馈量(即K0β2要大)。普通放大器级数有限 ...
简单一点,就是屏屏之间加个560K-1M的反馈电阻,前级阴极电阻并上电容,就是并联负反馈,增益有保证,效果也很好 3AK20 发表于 2020-4-1 21:00
简单一点,就是屏屏之间加个560K-1M的反馈电阻,前级阴极电阻并上电容,就是并联负反馈,增益有保证,效 ...
一般情况下这种电压并联反馈还是简单实用的。:victory: :handshake
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反馈量受到前级失真的限制,如不断加深反馈量,则由于末级输入阴抗减小而增益降低过多,要得到同样输出,就必须加大前级负担,结果末级失真虽很小而前级失真却大为增加,仍然得不偿失,此点是需要注意的。 反馈直接加到阴极反馈量很大一般反馈电阻取值比较大,介于两个阴极电阻分压的方式反馈量小了一部分主要是取决于两个电阻的比值,反馈一般分为本级反馈和大环反馈,本级反馈量比较小大环反馈比较大,反馈也是双刃剑:降低失真,提高阻尼系数增加控制力,拓宽频响,降低噪声。。。。这是优点,缺点是:瞬态和动态变差解析力降低细节表现力差,声音不够清晰自然,降低增益。。。。。所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可而止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存在相位失真,多级负反馈其相位偏移较大,比如有资料分析著名的威廉逊电路,其负反馈几乎接近自激临界点,因此多级负反馈需要注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