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DESHI 发表于 2019-10-4 09:20:54

什么是煲机?!

什么是煲机?!把新做的机器通电,工作一段时间,就是煲机吗?
广东、港台人喜欢煲汤,弄个破瓦罐子放在火上,或鸡、或鳖煮个稀巴烂,谓之曰“煲汤”。其实这个东西按现代医学分析,是含有大量嘌呤物的,长期喝下去,会痛风的。
喜欢煲汤,就把“煲”字延用开,于是有了“煲机”。
煲机好像有些神秘色彩,机器越煲就越好。
电子管机被谓之“胆机”,晶体管机被谓之“石机”。胆机要煲机,那么石机呢,有人也要煲机。
港台饮食文化延用到电子界,就弄出个“煲”的感念——提高机器音质的神技。
我是不信煲机的,也不信那些歪理,更不希望普通话被污染!

白居不易 发表于 2019-10-4 09:32:30

新的喇叭或音箱需要煲一下是有些道理的。事实上使用一段时间也相当于煲过了。

lstvcss 发表于 2019-10-5 03:55:41

本帖最后由 lstvcss 于 2019-10-5 04:07 编辑

      关于这个问题,楼上很多矿友都说得很好,很形象,鄙人也赞同机器刚做好后,需要有一个“煲”过程的说法。
      在我看来,用电子管做的FM接收机尤其需要“煲” 。因为,刚做的机器在开机使用几天后,不管是高频头上的本振频率,还是10.7的中频,我发现它们都会有少量的变化,如果把中频响应曲线做前后对比,的确有较明显的改变,开机头一两天更为明显。这就说明机器刚使用时,的确是不够稳定的。我的经验是开机试用几天后,再微调一次响应曲线,这样机器工作起来就相对稳定了。
         至于把这个过程叫“煲”,还是叫“烤”,还是叫老化,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刚做好的机器,的确需要给他一个试用时间 ,只有这样,机器才能更加稳定可靠。

听风听雨天天 发表于 2019-10-7 22:43:17

技术交流而已,不用上升到对普通话的污染那么高的级别,毕竟普通话也是建国后统一发音后才推广的,我并不是说普通话不好,而是每种语言都应有存在的意义。

MLD 发表于 2019-10-4 22:10:21

比较支持 “煲” 耳朵这一说法、、、哈!

好奇的晶体管 发表于 2019-10-6 13:20:06

台面上是煲机实际上是煲耳朵;P

快乐毛毛虫 发表于 2019-10-4 23:05:53

老化测试,很正常呀

13758315700 发表于 2019-10-4 10:40:07

我认为煲机就是“老化”。但凡电子设备,正式投运前都要进行老化。通常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如:高温高压重负荷等。这样可大大降低正式投运后的故障率。因为电子设备的故障率是U型曲线,即早期故障率较高,然后可以正常运行好长时间,直至后期零件大多老化故障率上升,设备报废!我以前做一些自控装置,做好后都要在极端条件下连续工作2~3天,工作稳定可靠后才投运,一般一年内不会出故障。

jckm 发表于 2019-10-4 09:31:52

都是用来愚弄人瞎扯淡论调。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19-10-4 09:35:45

赞同楼主观点。
所谓煲机其实跟水电火电、换电容一样,是外行假装内行忽悠初学者的说法。

于海旺 发表于 2019-10-4 10:08:53

按着港粤的说法“煲机”就有一个好处就是使用一个时期发现问题可以退换货。

merrymakers 发表于 2019-10-4 10:59:51

存在即合理。煲机没意义还是有人趋之若鹜;煲烫不科学,老广喝了几百年也没有问题;不管愿不愿意,粤语“胆机”、“石机”、“煲机”还有“猴赛雷”还是在祖国大地流行了。个人之见——我等大不可为之过度操心。

sxxuejun 发表于 2019-10-4 11:54:09

如果自己不喜欢;以没有相关的数据支撑;或耳朵听不出声音的改变为理由而否定一些认为是“玄学”的客观存在是非常贻笑大方的,“煲”,不过是形象的比喻而已。

jiangqishan8 发表于 2019-10-4 12:01:52

很多功率管标称寿命500小时,有人说新管要煲机300小时,新管煲完其不是成了二手货?;P:lol

hgrrr 发表于 2019-10-4 12:16:26

上海的早晨 发表于 2019-10-4 12:24:52

70年代从香港《无线电世界》中看到了牛,水塘,煲,等字眼来描述,很不习惯,初次还不知道是指什么?当时国内很封闭,信息都靠港澳,香港本生技术力量各方面都很差,许多无线电技术的来源日本,可以对照日本无线电期刊。国内的电子产品早期也有老练这一过程,主要还是元器件质量不过关,尤其军品使用的元器件,都需要老练后再装机。根据需要反复老练。记得黑白电视机出厂前需经过48小时的老练。老练后不少机器需要重新调整,有些还需要开盖,所以不少机器后盖都有可以调节的开孔。记得行频,帧幅,帧线性,都需要重调,很头痛,为此也采取措施,筛选相关元器件。现在元器件质量的提高,不再需要筛选,老练,免调试的机器一般开机后,装箱出厂。军品例外。大家了解这些就知道是否再需要老练,煲机。至于煲耳机,煲喇叭,也是从耳机,喇叭的工作原理出发,主要目的还是使得喇叭的纸盆,从理论上分析,通过煲机使得纸盆柔和入耳,有些经过xx小时后再听有了明显提高。是否这样?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喇叭其实也有使用时间,有些时间长的喇叭纸盆老化失去弹性。当然效果也差,这对收集古董机爱好者来说也是头痛的问题。

10000nf 发表于 2019-10-4 12:26:30

以前叫染发,现在叫焗黑

电真空 发表于 2019-10-4 12:57:32

记得90年代末新世纪初那段时间,电脑开始慢慢普及。当时有一种言论是购买新电脑或组装电脑回家,必须“烤机”若干小时。如果发现有些配件不耐使用,死机了,可以向商家要求更换。那时候主流操作系统还是Windows 98。

6215289yy 发表于 2019-10-4 20:34:45

本帖最后由 6215289yy 于 2019-10-4 20:39 编辑

煲机是无保证产品商人惯用欺骗客户词,正规产品没这样说法。假如电视机,冰箱,空调及任何机械,买回家让其煲机效果不佳让退回厂吗?国外没这样说法:煲机!真正任何产品,没出厂前都是经过厂家精心设计选配料而生产出的机器进入市场。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