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工数据换算铜尺
铜镀铬材质。2
3
这个很不错,现在很难看到这样的东西了 我只有一块纸的,金属的是第一次看到。 这个真少见, 第一次见,好货。 很欣赏老友展示的宝贝。62年“规定”之前,英规SWG、美规AWG在国内通行,直到62年才有了中规CWG。举例:当时2.5平方线材直径是1.76、4平方是2.24mm······而“中规”则中规中矩的标出1.78mm【看换算尺上标注】,足见这是国人的“中规”,但用的是“公厘”。这是多用尺,亮点是还有皮带轮的计算!这对那时缺电地区自发电驱动设备计算转速比很是方便。可以看得出这是在当时背景下的“集革命群众无限智慧”的产物,无疑又是“***思想的伟大胜利”······看宝贝貌似七十年代中期产品:那时像章已降温,厂家原料储存很多,所以才不计成本生产这传世之作。到了82年“新GB”问世,原标准的产品也就随之停产。好宝贝,记录了那个时代······:victory::victory::handshake 这东西没见过.我曾有过木质纸面的电工计算尺,可惜现在找不到了.估计现在的电工也不用这种东西了,一个手机软件就解决问题了. 林虎 发表于 2019-6-26 13:11
很欣赏老友展示的宝贝。62年“规定”之前,英规SWG、美规AWG在国内通行,直到62年才有了中规CWG。举例:当 ...
老友的回复反复看了两遍,受益匪浅。学习,这把换算铜尺做工细致,有些不计成本。估计当年销量
也不会太多,存世量应该更少。:handshake :handshake 我也只有一个纸的:victory: 如果把数据换成新标准的是不是还能再用啊?现在的电工们都没这玩艺儿。 长春老目 发表于 2019-6-26 20:17
老友的回复反复看了两遍,受益匪浅。学习,这把换算铜尺做工细致,有些不计成本。估计当年销量
也不会太 ...
正是因为产量不多而存世量更少,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这是特定年代的产物,联想其背景,尤令人想法多多。黄铜的母材,加之镀铬处理的工艺,不可不谓之“不计血本”;而“过气的”红色海洋剩余物则“功不可没”,试想若无如此资源,像章厂也只能望天兴叹······咱们要遵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许多话不可言传而只能“神领”······说远啦,总之,此乃不可多得之宝,其背后的“深层次”,更期待有识之人发掘!······:handshake :handshake 林虎 发表于 2019-6-27 11:38
正是因为产量不多而存世量更少,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这是特定年代的产物,联想其背景,尤令人想法多多。黄 ...
老友的回复和我心里想的高度一致,特殊年代的一些老物件被有心人保存也就保存下来了,很多经典的老物件,很多都成为
昙花一现的曾经,随着老辈人逐渐离去,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少。如果不被记录存档,那些经典就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被彻底
淡忘,遗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