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onol 发表于 2019-6-6 17:26:21

kokonol 发表于 2019-6-6 17:57:58

MLD 发表于 2019-6-6 23:52:46

从你贴出的数据来看,信号貌似并未放大,这两处都不到1伏、、、

kokonol 发表于 2019-6-6 23:56:58

kokonol 发表于 2019-6-7 01:23:29

jupeter 发表于 2019-6-7 11:17:19

想知道一开始的元件数值是咋确定是,例如,6J1的屏极电阻25K是咋来的。:)

kokonol 发表于 2019-6-7 13:22:42

kokonol 发表于 2019-6-7 13:23:09

jupeter 发表于 2019-6-7 13:50:37

那看来还是需要前期设计,仿真只是一种检验手段。

kokonol 发表于 2019-6-7 14:22:54

MLD 发表于 2019-6-7 21:59:05

kokonol 发表于 2019-6-7 13:22
很惭愧,不太懂。
参考了一些其他图里的工作点,然后根据模拟的结果画的。。。。
可能很多数值都不太对 ...

对Multisim不很熟悉、、、但用LTspice是可以轻松设计并确定那只屏极电阻最佳值的

J2018 发表于 2019-6-7 22:14:32

昨天就看到您的图了。我个无名小辈不是高手不敢回。当时就想为啥不用srpp做输出级。刚刚又看到新图,没忍住要来冒个泡。电子管运用srpp在有隔直电容且以不削波为限带负载能力比阴极跟随强。而且有增益唉!
这两级电路放大倍数有130倍,电源纹波影响很大。而且放大器没有补偿的时候容易不稳定。
第一级是不是可以考虑用Mu跟随电路呢,用2个三级管。特点是可以炸干三级管放大倍数,而且电源抑制比很高,电源稍微做做交流声就可以控制的很好。
仿真好处就是可以瞎折腾,至少不会烧吧。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仿真不收敛,这个有时候比烧了还头疼。
把要接的负载用基本原件搭个模型出来,什么漏抗,分布电容,各种阻抗,然后连到输出端看不就可以知道电路工作情况了嘛。1兆的电阻上获得波形不算哎。
有仿真还可以测试THD+N,波特图看放大器稳定确定补偿原件,还可以输入16khz和16.5khz看看互调,可好玩了。
仿真完了还是会烧机的,比如常常将电容接反,老壮观了。

kokonol 发表于 2019-6-7 23:36:25

kokonol 发表于 2019-6-7 23:38:28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19-6-10 08:08:31

软件只是检测的工具而已,电路框架还是需要精心计算合理的工作点才可以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根据手头的东西模拟了一张图,求高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