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约上一台收唱幸福机大的。
本帖最后由 jia199938 于 2017-7-19 14:55 编辑今天如约上一台幸福收唱两用机,这台品相了得。这台机是幸存的。朋友要的,包已打完。迟迟未见下文可能价格超出预算,夫人不悦,放了鸽子。还要谢谢朋友几夫人。 本帖最后由 fjzxx46 于 2017-7-19 15:16 编辑
这是少见的机型。:victory::victory:
唱头换过,
唱盘。如图能放密纹唱片,则也换过。 多少大洋合适我收了 本帖最后由 jia199938 于 2017-7-19 16:25 编辑
fjzxx46 发表于 2017-7-19 15:14
这是少见的机型。
206肯定后换了,原唱头已保存,不变速不敢苟同,有点像苏联卡马和后来中国和平78
转和33转。不知张教授认可否。上几张图。太黑,看不清,明天重来。 那个时代还没有33的密纹唱片。如卫星61C上海553也都是78的单速转盘。国内大量生产密纹唱片要晚到60年代。 能不能这样解释中国没有fm 时就有fm波段收音机 展示的每台都和新的一样,羡慕! 电真空 发表于 2017-7-19 16:31
那个时代还没有33的密纹唱片。如卫星61C上海553也都是78的单速转盘。国内大量生产密纹唱片要晚到60年代。
理还乱的事,和平就是俩转数。熊猫609就是78单速。除非有实物。那天把幸福拆开看。 把中国唱片/唱机的几个时间点顺一顺:
第一批粗纹片是1904年胜利(上海)唱片的京戏《捉放曹》等同时推出的10种。
第一批人民唱片是1950年上海人民唱片厂的《歌颂咱们的新国家》,即所谓中华人民50001号唱片。
第一批密纹片是1959年中唱上海的《黄河大合唱》和《社会主义好》等同时推出的6种。同年9月,中唱(上海)的中华201型四速机量产,至1961年(连同改进型203)共产8万台。比中唱厂201型稍迟几个月的还有上海录音器材厂的四速机C94。
第一批立体声密纹片是中唱(上海)1980年的越剧《血手印》。次年自1977年即投入研制的中华F2011立体声机量产。
好机.应留一部分 另外,具体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文教用品制造厂的幸福牌收唱机,确实是两速唱盘,变速是通过不同大小的胶边介轮转换实现的,属于比较笨但是很实用的办法。在当时,低转那一档是为苏联密纹片预备的,“我们的祖国辽阔无比” 以及 ”贝加尔湖我的母亲“ 那种。
想想看,中国人也跟着唱那个,还祖国,还母亲,简直是呵呵,今天的天气很不错,呵呵。 这机器比较奇怪的地方,看结构是两速机器,但却有放钢唱针的盒子。有一种猜测,为了满足密纹片播放需求,唱盘动力部分被整个换了。 还带电唱呀,太少见啦,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