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5gt 发表于 2010-8-24 09:47:25

(转帖)前级出声,后级出力,

遍了前级的图纸无非是那几部名机为代表的电路,
1马7线路 2 JP200线路 3 禾田茂线路 4 ARC SP10 5 WE为代表的变压器传输 仔细对比这些图纸其实结构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几乎都是两级放大,加大剂量的反馈。当然不同之处确定了声音的走向,我的观点不可忽视最后一级的输出方式,输出阻抗的不同,输出器结构的不同,远远胜过器件的升级效果。马7输出器是阴极输出但输出阻抗并不算很低,我想当时要有WE417或6H30这样低内阻的军用管子马兰士也未必会使用12AX7。禾田茂不过是改进了M7的阴极输出器变成没有增益的SRPP大获成功,这些大牌厂家只有西电喜欢用最直接最古老同时也是最简洁的变压器阻抗变换器,或许这也是西电(WE)至今让人魂牵梦系的关键。
我大概把输出器做个列举并加上自认为的声音特点。
1阳极高阻抗直接电容耦合输出:特点声音柔顺醇厚,缺点动态一般,带负载的能力很差。这样的结构对后级的搭配要特别注意尽可能用胆后级同时要注意后级输入阻抗要用高阻抗的为好,对于有输入变压器或晶体机我感觉还是不太合适。
2阴极低阻电容耦合输出: 特点声音趋向HIFI动态好,指标高,带载能力好,对后级的兼容性好噪声小。缺点声音虽然HIFI但生猛听久了会觉得疲惫,还有中频的密度相对单薄些,对于阴极输出器尽可能使用内阻低的管子相对好些,如5687 WE417 6H6 6H30P 等
3SRPP电容耦合输出: 特点同样具有阴极输出器的特点,但声音要比阴极输出器活跃些,高频很有空灵感。没有增益的改进型SRPP用在前级或唱放里个人认为还是很理想的设计,这也是禾田茂成功的案例。做SRPP输出器一样建议使用低内阻的管子,并且选择中频密度好的管子,比如6SN7 6H30P 5687 等不建议使用12AX7 E88CC(6DJ8)因为一个内阻高在SRPP下很难得到有效屏压,一个本身就是HIFI管中频偏瘦。当用低阻管子要用示波器留意是否会自激!!
4 变压器直接把屏极的高阻耦合到低阻抗输出:特点 电路简洁,最少的元件最直接的效果,输出阻抗极低没有不适合的后级放大器,电压利用率高输出增益高,谐波失真小,声音中频迷人动态极好至于频响的延伸就看变压器和电路了。缺点:对电路结构,管子选型,变压器设计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频响特性受变压器的设计瓶颈很难和阴极输出器PK指标,更没法让示波器看方波的爱好者满意,记住方波很好且没有振铃的变压器中频很容易变得干涩,原因很简单电感大了就是神仙也很难兼顾方波不振铃,没有大电感又很难保证低频下限,没有低频中频一定不会饱满。WE的线路和理念至今让我迷恋,简单的道理音响就是为了好听并不是做卫星。
上面以自己浅薄的看法和实践阐述了前级的输出部分,下面在聊聊电子管选择对声音走向的确定。
电子管特性在整个前级里前面的放大部分选择最为关键,电子管不论型号我只是简单的分割为:
1高u三级管 特点:这类管子都是靠高内阻实现高放大率的,这类管子必须使用100K或更高的屏极电阻,因为高屏极电阻自然影响了高频的上限指标,声音上表现柔美圆润同时并不少细节。缺点动态和频宽都不是强项失真的控制必须依赖大计量反馈来降低,管子的选取也很受局限,常用的不过是12AX7 6SQ7 6SL7等。
2高u五级管 特点:这类管子和高U三极管有同样的特点,但也有些区别,主要的区别五极管的中频实在是太美了,声音活跃跳动并不失动态。前几天在德阳ECC32兄家听老兄设计的牛前级就是使用了五级管做第一级声音饱满大气实在是耐听让人回味。缺点五级管最容易被干扰要注意屏蔽,在有就是没法根治的麦克风效应。记住追求味道型的烧友要多用,追求HIFI的还是绕过为好,很难有现代管的声场开阔。
3中u和低u三极管 特点:这类管子的可选择性最大,既有古典的管子更有电子管后期靠互导来实现高增益的管型。这类管子在选择上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多数管子都富有个性要具体实践看待,这里大概列举几只常用管子。12At7 这是很实用的前级管增益很高,内阻确不高。可以使用45K的屏极负载,这样高频上限可以确保,声音也恰恰在现代管与高u管之间。我想用中性这个词评价比较恰当。6SN7不用多说都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管子,线性很棒声音宽松大气,中频饱满低频有力动态钢柔俱在,生产厂家繁多摩机方便。E88CC 这个管子的使用者最迷茫,很多人说它硬有人却说很美。有兴趣可以看看国外很多大牌的前级都有它的身影,它到底好在那我想最少有一点没有其他管子能超越它,那就是极为宽阔的音场。我可以明确的告知这是不可多得的高管子,无论从特性还是效果都是设计HIFI前级的好管子。只是用好它并不容易,用这个管子要特别注意工作点的设置,坛子里仿制ARC的SP10的人我想大有人在。仿制的结果同样的电路确声音大不相同。原因很简单这个管子就不能完全按照图纸来做。奇怪吧我说一下理由,你翻开手册看看这个管子就会直到它的跨到有多大,这么小的管子这么高的跨导必然栅极与阴极很近。这样的结构会造成管子的一致性极差,不妨你测试一下手上的WE417 5670 5687 E88CC 6C3 能完全配对的有几只。也就是说不同品牌的必定差异极大势必要重新设定工作点。熟悉这个管子的人都知道因为内阻低屏极电阻一般取值在22-50K,电流也比较大建议在5MA以上。但SP10第一级正好相反同样使用了很大的屏阻,也就是说电流取值并不大。试验加大电流E88CC的声场明显减小不再开扬象温暖型发展。同时麦克风效应和噪声也在加大。在这里说这么多只是建议对于后期的跨导型电子管要注意不同品牌的性能差异和强调工作点的重要性。做前级不用照搬线路要找到名机的设计精华。
4用古典直热功率管做前级 特点:近来很多人使用一些名气很贵的直热功率管做前级如205D 300B 2A3等 首先我觉得这种方式无论是做变压器输出还是电容输出都
很难适合设计成厂机电路,国人非要用这些管子做HIFI前级成品机也无非是让前级沾上名管的贵气。我想德国这样严谨的民族不会有这样的设计,我的理解前级的输出不过10V但失真在3V以内要远远低于1%。那看看这些贵气的古董管,的推动电压是多少50V算是保守,再问问那个电路能在0.5%把这些管子推动。本身很低失真的电压管更为合适难道要用一个推50V电压的电路在转回到2.5V吗,除非世上没有任何一只电压管的性能在前级运用上没法PK功率管。当然要是追求直热管那种通透并不在乎失真的前提下DIY也很有乐趣。要说功率管做前级且指标又好,那6C33更合适 哈哈 做到5-50KHZ变压器输出不是难事。缺点一样是难推啊。
在谈谈前级里另一个核心的部分电源供电
电源供电分两部分:
1灯丝供电 对于灯丝的供电一直有两种争议有人说要交流才会有味道,有人坚持用直流。我想后级电路用交流点灯未尝不可,但对于前级要求苛刻的残余噪声交流点灯并不现实。甚至为了得到很高的解析力必须使用直流灯丝供电。直流灯丝供电多数是稳压供电看似电路很简单其实这个环节却不能忽视,举几个例子使用LM317做稳压要保证5V的压差,用LT1083或85 要最少保证2V的压差。如果这点做不到结果用示波器看看纹波系数有多大?并不是简单的稳压精度问题。还有几点 稳压电源的接地同样要讲究,三端稳压器同样会因接地混乱造成自激输出严重形变的波形,造成整机严重的交流声不借助仪器很难找出问题。变压器的容量不够也会在过载后造成波形畸变加大噪声。那电容的容量多少也不能随便设置,原则够用即可再大也不会降低噪声经验值总共2A的灯丝1万UF足以,几个小容量并联得到1万更值得推荐。最后压差的确定要根据散热条件和稳压器电流,压差大精度高纹波小但要求更大散热片热量也大。
2高压供电 高压供电可以比较灵活,也可以稳压也可以使用简单的CLC滤波或串联的CLC。当然方法不同声音趋向不同,传统的电感电容滤波能得到声音厚重温暖的效果。稳压后声音趋向与声场宽阔,解析力好,声音清晰细致。我个人比较喜欢晶体管整流电子管稳压,并使用高u的五级管做基准放大。这种方法比全晶体管温暖速度和清晰度又要好于传统的CLC滤波器。做高压的滤波器电容的容量不建议使用几十UF的小电容最少几百UF否则效果不佳会残余噪声。
前级元器件的选择
前级的元件总体都要相对后级更精良,因为前级满足指标的前题下更注重味道的表现。
1变压器:电源变压器是很关键的部件不仅要输出足够的动力同样也影响着音色。EI变压器声音大气温暖中频饱满 R型解析力很高声音略有单薄 双C型介于EI与R型之间 环形吗做电子管前级还是要慎重的,做得好的我至今没有找到,遇到的都是声音干涩只有野性没有内涵的垃圾产品。我觉得结构更决定了声音特点有时未必是材料作怪。
2电子管:只有一句话,先学会用好它再去代换摩机。
3电阻:电源滤波可以优先绕线电阻,电压放大部分尽可能选择噪声小的金属膜电阻,功率必须在1W以上太小的功率噪声相对会大。电阻市场很还乱有些长的很像金属膜其实是氧化膜,建议使用军工产品精度1%最为理想。迷恋AB碳阻的要注意这种电阻稳定性,噪声,可靠性比不上金属膜只是声音很感人,注意使用位置,栅极串联的地方用它很好,其他地方建议少用尤其是反馈部位。
4电容:这个太难说了,也太贵重基本要占到前级成本的30%左右,原则前级还是要用些好东西,只是注意钱放置的位置。优先信号通道,注意不建议使用一个品牌和类型的电容不便于搭配出你要的效果。
5线材:个人认为使用高品质的纯铜线即可,不要盲目整机使用银线。在国内找到品质好的线最好去看看军工厂。整机做好后可适当在个别位置使用银线调整。
负反馈在前级的重要性
说到反馈先说说前级的作用,前级放大器与在后级放大器上加一级放大的区别。我的简单感悟作为一台优秀的前级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在小于0.5%的失真下满足5V以上的输出增益并保证全频段的幅频特性,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前级如何实现的?纵观胆机线路无非是先用两级放大在用反馈降低失真宽展频响。就从这一点已经有别与后级放大器在前面简单加一级放大,因为一级放大无法做到用多重反馈来输出低失真宽频响的优质信号。举一个网上常见的线路来评测一下它的性能,一级电压管如6C45之类的管子直接驱动输出变压器做前级或类似电路的前级到处都是,为此我也做过试验甚至推出过套件给爱好者完。实践与试验的结果得出结论这种电路存在缺陷所以也停掉套件的供应。这个电路无论是计算还是试验都能在2V的输入下输出4V以上小于1%的电压,只要变压器够好频响也说得过去。这个电路完全是无反馈线路,它的缺陷在于失真是随着信号输入的加大迅速提升的,也就是说这种电路在有效失真内电压动态很狭窄。用它推动龙敏度低的后级时稍微增加音量就会出现失真。所以用于牛推的前级还是使用两级放大加上反馈最为理想,反馈能把变压器输出前级的指标拉到10HZ-50HZ -1DB不是难题。
2拉宽声场 使用前级的人都会感觉加上以后声场一下子变得旷阔,声音空灵富有现场感。这种前级出来的特点其实也是来自反馈的贡献。
3低阻抗的输出适应任何后级,提升动态。
以上这些前级的特性都离不开负反馈的功劳,所以前级不能拒绝负反馈只是注意计量,并且慎重的使用电流负反馈有时对声音没有好处,使声音压抑影响瞬态。
最后说说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实际是个细心活,不过并不难我的经验不过以下几点:
1电源是污染的关键最好搬家离主放大器要远些,不要误认为一个2MM的钢板能完全挡住EI变压器的中心电磁干扰,除非是2MM的坡莫合金才有可能。
2讲究的灯丝稳压电路,平滑的高压输出。
3逐级或星型的接地方式,机壳完好的单点接地。
4选择噪声低的管子作为电压放大
5机箱电子管位置的选取要原理电磁元件以防被调制。并注意对麦克风效应大的管子做减震处理。
6放大电路越紧凑越对抑制噪声有利。
7选取噪声小的元件,对于油浸电容有时要加屏蔽或尽可能远离交流或带有交流信号的导线及感性器件。
8高增益的电路必须注意使用屏蔽线连接,信道切换要使用继电器完成。
9降低输入阻抗有利于降低噪声
10 机箱如是铝制,铜制,木质,需另外做铁屏蔽壳内部镀铜或焊接铜皮。
个人感觉这是一篇有见地的文章,供大家在玩胆机时参考!:handshake

胆石小生 发表于 2010-8-24 10:52:38

前级出声,后级出力。-------经典语录。
DIY经典线路的前级的难度往往大于其后级的制作。其深度、其内涵、其品味,还有待于玩家在不断的探索之。M7、JP200、禾田茂、ARC、SP10 的成功之举,不是偶然的,目前国内许多其复刻板在各项指标上都与其无法相比,只能是自娱自乐而自我陶醉吧。:victory:

胆石小生 发表于 2010-8-24 11:12:12

环型牛用在前级上,真如原作者所说的那么“牛粪“吗?这个观点有待商榷之。:victory:

1a5gt 发表于 2010-8-24 11:20:28

回复 3# 胆石小生 的帖子

的确值得商榷:lol
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电源在胆机中的重要性:handshake
我的和田茂前级已基本制作完毕,现在正在作最后的音色调整,可能要过几天才能够“丑媳妇见家婆娘”:loveliness: :loveliness:

daweiqin 发表于 2010-8-24 11:24:44

比较理性,高手的经验之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bg4iow 发表于 2010-8-24 12:58:22

胆石小生 发表于 2010-8-24 13:12:32

原帖由 bg4iow 于 2010-8-24 12:58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做的简易M7装入铝机壳后噪声打了许多,找铁板屏蔽下看看,有没有用。:lol :lol :lol
:handshake   铁板屏蔽?不如直接上金板。嘿嘿

胆石小生 发表于 2010-8-24 13:31:37

回复 4# 1a5gt 的帖子

小生一直在等待领导的禾田升级并早日出炉。:victory: 自己N年前DIY的禾田,现已经变成了荒田啦。:L

tube 发表于 2010-8-24 13:38:46

特快 发表于 2010-8-24 13:43:46

我那前级就是上无18厂生产的JZ102型,指标好,声音也很好。

动力车 发表于 2010-8-24 14:49:32

回复2#胆石小生的贴子

许多目前国内其复刻板在各项指标上都与其无法相比,只能是自娱自乐而自我陶醉吧。严重同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的业余爰好者,是难以拥有那么多昂贵的测试仪器的,能购到的元器件离散性也很大,生产厂家就不同了,他们可向别的厂家订制,有的是自已生产的,又有专业仪器把关,条件不同,当然出来的声音当然有差别了,在同等条件下,我相信中国人是能够制作出达到或超过原厂指标的机器的,不会因为生产地点是中国而变味吧.

杨英颢 发表于 2010-8-24 21:22:07

引用8# 胆石小生 的帖子
小生一直在等待领导的禾田升级并早日出炉。 自己N年前DIY的禾田,现已经变成了荒田啦。
、、、、、、、、、、、、、、、、、、、、、、、、、、、、、、、、、、、、、、、、、、、、、、、、、、

;P 和舔冒失电路貌似很流行啊;P

蓝色DIY 发表于 2010-8-24 22:02:43

同意一楼版主的观点:lol

1a5gt 发表于 2010-8-25 08:44:23

我为什么要转帖这篇关于前级的文章,当然它引起我的共鸣是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胆机电路在上世纪的4-50年代已经很成熟了,现代胆机的基本电路无不有那个时候的影子;要想背离当时的经典电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换汤”而不能“换药”,即用现代的零件、重新设计工作点、精心的根据自己喜欢的音色进行调整。
音响最忌浅尝则止,任何一个经典的电路,如果随意搭建,就认为效果不过尔尔,那就要问问自己了,因为搭建的可能是一个茅屋,也可以是一幢别墅:lol :lol

胆石小生 发表于 2010-8-25 09:29:55

回复 14# 1a5gt 的帖子

只有亲身聆听过原厂原机(M7、杰迪斯前级)的烧友,才能真正感受到其音色的甜美及震撼。:victory: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前级出声,后级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