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喇叭,为多媒体音箱改造作准备。
九十年代,曾用200多大元买了一对很时髦的多媒体音箱,当时接在PC机上用,还觉得音质不错,频响号称是40-20000HZ的,后来里面的功放坏掉了,音箱就丢在角落里好多年。最近把它翻了出来,看看箱体还算看得过去,打算修好音箱的功放,把它用起来。看到矿坛有人谈到听力问题,同时也因为前两年在陶街买了几个“日本”的小喇叭,于是准备把它们和音箱原来的喇叭都测试一下,进行PK,选出好的来装箱。原来的喇叭,低音单元用手按动纸盆,感到比较硬,不是那么顺。高音单元用个罩子罩起来,觉得挺好看。高低音单元都是4欧。
后买的喇叭,打着SONY的牌子,但我估计它是在中国造的,样子很好,工艺也不错。低音单元用手按动纸盆,觉得很轻松,很顺,在别的机器上听过,中音相当不错 ,高音略为欠缺。高音单元有两个磁铁,纸盆也很精致。二个喇叭都是6欧的。
测试的方法是用DF1212B音频信号发生器,它能输出20W的功率,具有扫频功能。
先对高频单元进行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定在1W。老的喇叭到10KHZ声音就大大衰减,在11KHZ时就剩蚊子叫了。到了13KHZ时,无论耳朵怎么贴近喇叭,都听不到声音。我想起矿坛一个朋友的帖子,说是自己的听力只能到12.5K。我想我的听力大概到不了12K,所以听不到了。
怀着沮丧的心情,继续测试后买的SONY高音喇叭,奇迹却出现了!当向它输出13K的信号时,我却听到了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纯音。
继续升高频率直达15.7K,依旧可以听到声音,当然响度大大减弱了。OK!不是我的耳朵不行,而是喇叭不行。快六十的老头了,居然还能听到这么高的频率,实在欣慰。看来,音箱上标的40-20000HZ的频响实在是骗人。
测试的结果,原来的高音喇叭被换掉是毫无疑问的了!
继续测试低音单元,依旧用1W的功率。原低音喇叭,在超过5.8KHZ时,声音出现不纯,有杂音出现。
SONY低音喇叭,直到8KHZ也没有杂音,一直是纯音,但是音量感到明显下降,直到11KHZ就什么也听不到了。这也解释了以前此喇叭高音欠缺的的原因。
通过这次测试,收获不小。对用信号发生器测试喇叭有了初步的体验,也为下一步改造音箱奠定了基础。看来,因为SONY低音单元的性能很好,可以把分频点提高,我想提到6K左右。
:victory::lol 哗...K版的听力还的确不错啊:victory: :lol 分频器是关键,:lol :lol :handshake 今天继续测试,主要是三点:1,全频喇叭的频响范围;2,各种喇叭的低频表现;3,功率变化时喇叭的声音纯度。
因为没有更多的仪器,主要靠耳朵听。
测试对象多了一点,有:(左起)飞乐4寸全频双纸盆,飞乐3寸全频双纸盆,真美3寸全频单纸盆,地摊拆机法国4寸全频双纸盆。
“SONY”4寸单纸盆也参加测试。
装在障板上的国光6寸全频双纸盆。
测试情况:
1,全频喇叭的频响。所有测试的全频喇叭均能在13k的频率发声,到14K基本感觉不到声音。可见,全频喇叭在频响上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就我的测试听觉来说,觉得都不可能达到15K以上,也就是和说明书的标准有很大差距。因此,在使用全频喇叭的时候,亦可考虑加上一个专用高音喇叭,提高系统的频响宽度。
2,低频。在裸听的状态下,三寸喇叭在160Hz,4寸喇叭在120HZ左右,就差不多是下限了,也就是主观听觉是1KHZ响度的三分之一。障板上的6寸全频可以下到70HZ。
3,变功率测试音的纯度,功率的变化范围在1-5瓦。喇叭的发音纯度,除了在频率变化时会有变化外,在功率变化时也会有变化,变化越大,喇叭就越差。因为是用耳朵听,只有在比较明显不同时才会有感觉,所以多训练了一阵子耳朵。
测试结果:在400-10K时,普遍比较好,功率变化对音纯度影响不算太大,但是单纸盆喇叭的音纯度要好于双纸盆喇叭。在100-200HZ时,双纸盆全频喇叭的音纯度则很明显差于单纸盆喇叭,功率越大越是如此。这是个有趣的结果,促使我考虑究竟是用一个全频双纸盆喇叭还是用二个或多个单纸盆喇叭来构成放音系统。
最后,根据频响上限、功率变化对音纯度影响来综合排名,结果是出人预料的,胜出的居然是“真美”三寸单纸盆全频喇叭。它的上限在13K时发音可闻,不输给任何一个双纸盆全频喇叭,当功率在1-5瓦变化时声音纯度几乎没有变化。当初真是小看它了,怪不得过去实际听时就觉得它还挺不错,但因为它不是双纸盆就没考虑看上它,现在看来真是个做多媒体小音箱的好东西。其他的依次排名是:国光6寸喇叭(因为装在障板上,有点胜之不武。),地摊法国二手喇叭,飞乐4寸,飞乐三寸。SONY4寸除了高频上限只有11-12K外,功率变化对声音纯度影响指标,优于所有双纸盆。
:victory: :lol
[ 本帖最后由 老K 于 2010-4-4 11:45 编辑 ] :lol :lol 版主这台 音频扫频信号源是无敌的东西:victory: :victory: 这台家伙确实是利器。原价3K多,因为是展览样品,厂家低价出售,开价2000,我还价1500,最后1600成交。其实,现在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很便宜,加上一个1875之类的功放,就有十几瓦的输出了。而且正弦波电路也容易调试,有示波器就成,业余爱好者完全有条件自制。我准备以后利用这个扫频信号源做成音频扫频仪。:victory: :lol
[ 本帖最后由 老K 于 2010-4-4 11:41 编辑 ] :lol :lol 定频的好办,扫频的不易DIY:lol :handshake 俺个人是非常喜欢SONY的小喇叭,尤其是不带屏蔽的,高频差点,但中低音那一块有一种特殊的暖暖的味道。俺的SONY小收音机,很普通的光屁股喇叭,用其他喇叭替换,都缺少味道。
这里有便宜的,赶快抢!
http://bbs.leowood.net/forum_read.asp?id=7609943&page=6&property=0&ClassID=0:victory: :lol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声音的定义还是很模糊的,什么厚、软、硬、毛刺、颗粒等等一些很多很多。细想之下,真是很难形成准确概念。下面是一个对于声音描述的标准,虽然没有完全想透,还是很有价值的。 设备好,喇叭也不错,实验的更有价值,K兄的辛苦大大的。:lol :lol 理性发烧,支持一下:victory: :lol 理性发烧,节约发烧是我们的宗旨。
何谓理性?我觉得首先是要有理论的支持,以实验的手段来推进,不断提改我们的发烧境界。:victory: :lol 实际+理性=强帖!
支持,lz的帖对我们这些没有仪器的人很有帮助啊! 我有一样的音箱,想知道楼主对这对箱子是怎么改造的?
页:
[1]
2